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ID:24350861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摘要:情境教学不是一种形式,它应该是在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的教学方式。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探究、合作、交流,能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情境教学;数学教学;产生条件;创设尺度  我们常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是数学的学习由于其抽象性和逻辑性以及个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时比较吃力。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数学教学中

2、尤其要注重教法,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用情境教学使学生有效探索掌握知识。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数学情境教学的产生条件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4  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训练才能完成。比如曾见一堂小学二年级《认识图形》的数学公开课中,教师让学生在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球体上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很感

3、兴趣,但笔者总认为对于几何图形的教学,应该是由点到线再到面再到立体图形的,倒过来教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  2.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并且要能让学生有质疑和探索的空间  不能为了追求情境而忽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质,既要把知识融于情境,还要制造适当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质疑,探索新知识。情境设置过于简单,会让学生失去兴趣。  3.教学内容要适合运用情境教学  如果是教学纯算理的知识点,关键部分还是以抓住重点简洁明了为主,否则会让学生“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标。  二、情境教学的意义  1.为学生提供亲自参与数学

4、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学习,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把情境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必将对学生学习产生诸多的积极影响,坚持不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达到旺盛状态,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2.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空间  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改变了以往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教学片段: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利用游戏开场,创设这样的情境:一上课,我便对学生说:“4现在我们来做一

5、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去验证。”游戏开始了,学生们争先恐后,有的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但我却对答如流。学生们都震惊了:“为什么老师比计算器还快呢?”惊叹之余,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学生们都急于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  3.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把

6、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具体情境结合,使学生有兴趣去探索掌握枯燥的数学知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获得知识。  4.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我们都知道儿童的感情是最丰富的,数学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是伴随认知过程的情感发展的过程,同时情感的发展也必将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的情感因素,构筑学生的情感基石,达到知情结合、情理交融的教学境界。如在推导圆锥体积公式的实验中,先让学生猜猜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

7、柱体积之间的关系,然后实验验证。这先猜想后验证的过程正是促情、引思、学知的过程。4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创造性地根据新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予以创设情境,适时渗透、点拨,动手操作,研究探索,并经常应用,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领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容易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才能使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乐于解决问题。但是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恰当运用情境教学,使情境教学真正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吉林.为全面提高

8、儿童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J].教育研究:下,1997(4).  [2]柳斌.重视情境教育,努力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在全国“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课程?教材?教法,1997(3).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西关小学)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