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小步子”生长教学的策略

中学化学“小步子”生长教学的策略

ID:2436321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中学化学“小步子”生长教学的策略_第1页
中学化学“小步子”生长教学的策略_第2页
中学化学“小步子”生长教学的策略_第3页
中学化学“小步子”生长教学的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小步子”生长教学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化学“小步子”生长教学的策略  摘要:我校一直提倡“低起点、小步子、引方法、勤反馈”的生长教学思路,所谓“小步子”生长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小步子教学使学生的知识由少到多、方法技能由低到高的自然生长。本文就高中化学学科如何实现“低起点、小步子”生长教学谈一谈做法。  关键词:中学化学;“小步子”生长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089-02  一、合理铺垫,唤醒学生的认知准备  加涅、梅耶等认知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原

2、有知识在新知识学习中的作用,因为新知识需要原有知识基础才能被固定,对于新知识的教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学生掌握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准备、方法准备或心向准备,然后据此设计相应的铺垫。一般地,化学教学中常用的铺垫形式主要有:旧知铺垫、实例铺垫、方法铺垫。  1.旧知铺垫。旧知铺垫主要目的是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这种原有知识就是生长点,新知识就由此生长。例如,学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的物质的量浓度”部分,需要“溶液质量分数”4等知识基础,笔者设计了如下铺垫:(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如何

3、表示?(2)通常情况下,溶液、溶质用哪些量表示?(3)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有何异同点?(4)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旧知铺垫为新知学习扫除了障碍,使新知识的学习变得轻松自如。  2.实例铺垫。实例铺垫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和深奥理论的理解。例如:讲解“原电池工作原理”时,设计一组活动探究帮助学生对抽象概念和深奥理论的理解。(1)锌片插入稀硫酸,插入温度计;(2)铜片插入稀硫酸;(3)锌片和铜片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4)锌片和铜片之间连一个电流表;(5)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

4、、稀硫酸中,并用导线相接在一起,连一个电流表;(6)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稀硫酸中,并用导线相接在一起,连一个电流表,加一个盐桥。学生经过这个实例点拨,豁然开朗。  3.方法铺垫。为了让学生习得更高层次的方法或知识往往需要一定的方法做基础,这就是方法铺垫。例如,关于“有机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教材描述有机分子,因为部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欠缺,有的同学难以很好掌握。教师用实验,主要是分子模型搭建,增强学生由结构理解性质的空间想象力。搭建由多种小分子烷烃的分子结构,理解同分异构体概念及一般书写方

5、法。搭建乙烯、丙烯、丁烯分子结构,理解同分异构体的难点之一顺反异构体,就顺理成章,在此基础上,其他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就有了基础,学生经过这个方法指引,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难点就容易突破。  二、任务分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成功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做任何一件事,都希望获得成功,每当成功出现时就感到一种精神快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就感”4。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不仅会产生快乐情绪,而且会增强自信心和胜任感,会激发学生更强的成就动机。如果将学生认为困难的任务,根据学

6、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分解成几个阶段来完成,将最终目标分解为几个较易实现的“子目标”:子目标1、2、3……,通过“小步子”生长教学使学生在成功中迈上更高的台阶,那么对学生的激励效应是巨大的。  三、变式训练,促进学生的知能迁移  所谓变式就是变换概念、规律、原理的非本质特征,如问题的条件、形式、背景、内容或结论,而问题的本质特征不变。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好问题同某种蘑菇有些相像,它们大都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围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几个。”通过变式训练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解决一类

7、问题的能力。变式训练是促进知能迁移的有效手段,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变式可分为概念变式、习题教学变式、实验变式三种。  1.概念变式。抓好概念的变式理解,是指从不同角度对概念加以变式,使概念“活化”,使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电解质”的概念,它的内涵是:“凡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学生很容易在“或”和“化合物”这两个词的理解上出现偏差。教师可变换以上几种说法让学生判断:金属在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单质、混合物不是电解质。酒精溶于水不导电,所以它不是电解质。Al2O3尽管溶于水

8、不导电,因此Al2O3不是电解质。通过判断正误,加深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4  2.习题变式。3.实验变式。实验变式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操作顺序和实验方法来,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例如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  通过上述的“小步子”变化,学生能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掌握规律,其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从中得到生长。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美]波利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