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倒金字塔结构的解释

关于倒金字塔结构的解释

ID:24386001

大小:74.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关于倒金字塔结构的解释_第1页
关于倒金字塔结构的解释_第2页
关于倒金字塔结构的解释_第3页
关于倒金字塔结构的解释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倒金字塔结构的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消息写作的四种结构形式1、倒金字塔式结构;2、时间顺序式结构;3、悬念式结构;4、并列式结构。名词解释  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倒金字塔结构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电报的运用。在战争期间,电报业务刚开始投入使用,记者的稿件通过电报传送,但由于电报技术上的不成熟和军事临时征用的原因,稿件有时不能完全传送,时常中断,後来,记者们想出一种新的发稿方法:把战况的结果写在最前面,然後按事实的重要性依次写下去,最重要

2、的写在最前面,这种应急措施产生了新的文体——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的来源v1865年4月,美国内战正接近尾声,林肯总统却在14日晚被一个名叫蒲斯的南方伶人暗杀。美联社的一名记者迅即对此作了报道:v总统今晚在剧院遇刺重伤。v这条消息很短,仅用了12个英文词,但却把刚刚发生的严重事件告诉了公众.至于总统被刺的详情,尚容记者们在随后的消息中慢慢道来。这则一句话容纳了一个重要事件的消息便象征了近代新闻导语写作的开端,标志着新闻写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倒金字塔结构:独领风骚百余年v倒金字塔起源于美国的“南北战争”(1861-1865)时期。其时,电报刚刚发明,发报机在使用时常常出现故

3、障,故战地记者在发稿时,总是先说最重要的内容,以免发报机出现故障时最重要的东西反倒传不回去。从而形成“倒金字塔”的雏形。v百多年来,倒金字塔式结构统领着消息写法的天下,“独领风骚百余年”,是因为它在多个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1、便于记者迅速发稿;2、便于编辑删改编排;3、便于读者阅读接受;4、能够促进消息的快速传播和交流。特征  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後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  一段只写一个事实。全部陈述事实,记者不发议论。新闻写作的革命倒金字塔结构的产生,在新闻史上是一次革命。战争给新闻写作带来了变革,从那个时候开始,新闻写作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报道的最前面,开门

4、见山,突出要点,然后再作具体说明。这样既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又增强了时效性,使新闻报道能够最直接、最迅速地同广大读者见面。v当1945年美联社的另一名记者又仅用6个英文词就迅速地报道了“罗斯福总统今天突然逝世”的重大消息后,就有人推断:即使在一百年之后,未来的记者还得用传统的,开门见山的方式来进行新闻写作。缺点v1.过于标准化,程式化,而缺乏多样性v  2.略输文采,有“虎头蛇尾”之嫌v  3.比较容易出现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三重复”现象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稿范例:  肯尼迪遇刺身亡 [路透社达拉斯11月22日电]  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

5、车,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1时逝世。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之所以要这样写,有两个原因。其一,人们看新闻和看书不一样,看书,一般会专门安排时间,这次看不完,下次接着看。而看新闻,则是随意浏览,一条新闻,如果这次没有看完,很难说以后再找时间接着看,由于网络更新快,假如他下次还想看,则可能连标题都找不到了。因此,必须在制作标题时,就要把事实亮出来(这就是一句话新闻),在导语中把事件的概况和结果告诉读者,按价值大小安排主体部分的结构,让读者以最短的时间了解新闻的最重要的内容。即使读者没有看完,也不要紧,他已经知道新闻

6、的主要内容了,传播者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可以说,这也是以人为本。其二,如果是报纸,因为受容量限制,有的稿件可能排不下,编辑就得删掉一些,倒金字塔结构就有利于编辑对稿件进行处理,即从最后一段删起,如果还排不下,再删一段,直到合适为止。这就大大节省了时间,使报纸按时付印。如果不这样写,那编辑处理起来就得多花时间,影响报纸的出版。我国的报道事例举例:《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v人民日报贝尔格莱德5月8日电记者吕岩松报道:当地时间7日午夜(北京时间8日早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至少使用3枚导弹悍然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到目前为止,至少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20多人受伤,馆舍严

7、重毁坏。v当地时间7日晚,北约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区,进行了空袭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轰炸。晚9时始,贝尔格莱德市区全部停电。子夜时分,至少3枚导弹从不同方位直接命中我使馆大楼。导弹从主楼五层楼顶一直穿入地下室,使馆内浓烟滚滚,主楼附近的大使官邸的房顶也被掀落。v当时,我大使馆内约有30名使馆工作人员和我驻南记者。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不幸遇难。据悉,这是外国驻南外交机构第一次被炸。v爆炸发生后,中国驻南联盟大使潘占林一直在现场指挥抢救。许多华侨对使馆给予了极大帮助。潘大使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