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探讨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探讨

ID:24411163

大小:60.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探讨_第1页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探讨_第2页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对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本院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疗效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的有效率,(P关键词:雾化吸入;小儿哮喘;探讨小儿哮喘,又称作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发率高,易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易因就医晚、治疗不当而发展成成人哮喘,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发育。

2、小儿哮喘易造成患儿肺功能受损,体力下降,严重发作时更会危及患者生命[1]。小儿哮喘和成人哮喘在病症上有着相似处,但是因小儿哮喘患儿仍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在免疫力等发面发育不完全,抵抗力不足,这就使得治疗小儿哮喘要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2]。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进行不同的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分析了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患儿所表现的临床病症通过诊断均表现为符合全国小儿哮喘的诊断标

3、准,排除了呼吸衰竭、先天性心脏病、肺结核感染、支气管异物或气道外压迫等疾病[3]。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1〜10岁,平均年龄(4.2±3.2)岁;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1〜11岁,平均年龄(4.1±2.5)岁。其中,重度发作2例,中度发作8例,轻度发作1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患病情况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患儿在就医后均通过激素进行抗病毒、抗感染以及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及时将酸中毒情况控制在合理范围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25例患儿接受超声波

4、雾化吸入治疗,将2mL普米克令舒及2mL博利康尼融入20mL生理盐水中,通过超声波雾化装置吸入,2次/d,每次吸入时间为15〜20min,以3〜5d为1疗程。观察组25例患儿则接受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治疗,治疗药物为2mL普米克令舒及2mL博利康尼,运行压力数值为1.4bar,2次/d,每次吸入时间为15〜20min,以3〜5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1.3疗效判定显效:治疗3d内,患儿喘息、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恢复正常,两肺哮鸣音基本消失;有效:治疗3〜5d后,患儿喘息、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率恢复正常,

5、两肺哮鸣音基本消失;无效:经治疗7d后,患儿临床病症无改变或改变不明显。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1.4统计学分析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8.0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x2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