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肝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软肝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ID:24415907

大小:6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软肝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研究_第1页
软肝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研究_第2页
软肝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软肝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软肝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研宄于征周克伦(蓬莱市屮医医院山东蓬莱265600)【摘要】FI的:观察软肝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治疗2周。治疗组同时给予软肝汤治疗2周;观察两组病人肝功、腹部超声、血凝四项,粪便双歧杆菌/肠杆菌值。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肝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能

2、与软肝汤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增加胶原的降解,改善肝脏微循环,减轻门脉压力,促进肝细胞代谢,同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菌群失调等作用有关。【关键词】软肝汤;乙肝肝硬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菌群失调【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161-02研宄发现乙肝肝硬化患者屮都不同程度的伴有菌群失调[1],随着病情的进展,失代偿期患者较代偿期患者菌群失调的情况更加严重,屮医药能够在治疗肝硬化的同时治疗菌群失调,是当前研究的热点。1.对象与方法1.1研宂对象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山东省蓬莱市屮医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

3、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经X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别,具有可比性。1.2方法治疗组予软肝汤每次100ml,早晚2次分服,疗程2周。(处方:党参15g、白术15g、丹参10g、赤芍15g、鳖甲20g、白花蛇舌草20g、虎杖15g、茵陈10g、五味子15g、三七粉3g、栀子10g、郁金10g、黄茂20g、红花5g)同吋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治疗2周。对照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治疗2周。之后复査肝功、腹部超声、粪便双歧杆菌/肠杆菌值结果。1.3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慢性乙型病

4、毒性肝炎防治指南》,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症状疗效判定标准:痊愈:肝功、血脂、肝胆超声等检查正常。显效:肝胆超声检查恢复2个等级以上。肝功、粪便双歧杆菌/肠杆菌值、血凝四项检验改善75%以上;奋效:肝脶超声检查恢复1个等级以上。肝功、粪便双歧杆菌/肠杆菌值、血凝四项检验改善50%以上;未愈:肝胆超声检查、肝功、粪便双歧杆菌/肠杆菌值、血凝四项无明显改善。1.4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1.结果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见表)2.2疗效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

5、5),具冇可比性。2.3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2.讨论肝硬化患者并发菌群失调己经得到认可,治疗肝硬化的冋吋加用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病情[2】。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并发菌群失调率达90%[3]。中药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均是冇效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4】。健脾活血的中药既有治疗肝硬化,调节免疫的作用,冋时具奋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增加益生菌的作用[5】。研究发现乳软肝汤所含中药如党参、白术、三七、鱉甲等中药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调节菌群失调的作用。软肝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明显好于单用西药的对照组,K原因可能与软肝汤能够增加双歧

6、杆菌等奋益菌,保护肠道粘膜,减少细菌感染,改善肝脏微循环、肝细胞代谢,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增加胶原的降解,同吋利胆退黄,增加白蛋白,调节免疫等作用有关。【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D].中华内科杂志,2008,40(1):62-67.[2]NATARAJANSK,RAMAMOORTHYP,THOMASS,etal.Intestinalmucosalalterationsinratswithcarbonetrachloride-inducedcirrhosis:changesinglycosylationandluminalb

7、acteria[J].Hepatology,2006,43(4):837-846.[3]SOMMERMO,DANTASG,CHURCHGM.Functionalcharacterizationoftheantibioticresistancereservoirinthehumanmicroflora[J].Science,2009,325(5944):1128-1131.[4]STRAUSSE,CALYWR.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