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ID:24418277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与验证_第1页
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与验证_第2页
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与验证_第3页
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与验证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与验证:陈书怡管迪谢欣欣  【摘要】目前对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情况的研究多集中于现状及政治学层面的理论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区分绩效优秀与一般大学生村官的胜任特征模型更是一项空缺。本文的调查范围为北京部分区县、江苏四市的大学生村官,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李克特量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探索性主成分因子分析、t检验等方法,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信度、结构和内容效度。最终的胜任特征模型包括积极动机、意志品质和岗位角色认同三个维度的七个要素,且不同性别、任职村类

2、型、任期的被试对在胜任特征的维度表现有所不同。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行为事件访谈因子分析  1文献回溯  1.1大学生“村官”现状与研究  大学生“村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为广大农村的改革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蓬勃生机,但由于大学生专业知识局限性,缺少实践经验,特别是农村实践和农业知识,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取得较大成果。更有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把当“村官”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跳板,为以后当公务员等寻条捷径。怀着这样动机的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工作难以全心全意,国家希望大学生“村官”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的初

3、衷在实践中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如何制定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村官”素质模型便是意义重大。  现有研究基本是从宏观层面上对于大学生村官的政策的发散性思考、对实践情况的初步调查,而对于大学生村官本身素质要求,大学生村官能否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有力的生力军的内因条件和发挥作用的效应鲜有研究,胜任力模型是区分绩效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与一般者的有力模型。虽然胜任力模型是一项较为成熟、研究成果较多、涉及岗位、角色广泛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研究,但是对于基层、政府等非营利性机构工作人员的胜任力研究比较缺乏,大学生村官也是胜任力

4、模型空缺的一项研究内容。  1.2胜任特征模型  胜任特征研究和实践起源于美国,以McClelland1为代表,美国管理协会定义胜任力为能够区分绩效优秀与一般者的知识,动机,特质,自我意向,社会角色以及与工作有关的技能(Hayes,1979)。构建胜任特征模型的一般方法有行为事件访谈法、职能分析法、情景法、绩效法等,其中行为事件访谈法较常用,这种方法通过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调查技术,要求被访谈者列出他们在工作中发生的成功事件和不成功事件,访谈者通过分析访谈记录,了解各种胜任特征在报告中出现的频次,对优秀组和普通组的要素

5、指标发生频次及相关程度统计指标进行比较,找出两组的差异特征,然后根据显著性差异特征,建立绩效优秀者胜任特征模型。    2模型建立  2.1模型初步建立  为了了解实际的大学生村官表现优秀者和一般者,本研究运用本结构化的访谈形式,事先拟定访谈提纲,对于被访大学生村官进行关键行为事件访谈。在江苏、北京两地分别选取大学生村官,其中优秀组为10人,访谈资料全部有效,普通组10人,有效访谈资料8份。为保证在样本抽取关键环节的严密准确性,优秀组以“是否在任期获得县级及以上政府公开表彰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荣誉称号”为基本判断标准。通过质

6、化资料处理,依据频数确定的初步的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的初步模型有以下10个要素:主动学习精神、岗位认同度、积极寻求外部支持、耐挫折性、吃苦耐劳、成败是非评价以百姓为中心、自信敢为、尽心尽力、改变农村的目标明确。  2.2模型的构念效度验证  本文采取验证“构念效度”的方法,即编制相关胜任力特质量表作为评价工具,以回收的问卷结果检验提取的胜任特征要素是否能区分优秀和一般组的大学生村官。  问卷的调查对象是曾经担任过和现在正在担任村官的毕业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的地域分布在北京市平谷区、顺义区、通州区、丰台区等9个主要区县,以及江

7、苏省连云港市、徐州市、淮安市、宿迁市四个2007年江苏省选首批大学生村官所在地。其中北京地区优秀组33人,一般组23人,江苏地区优秀组18人,一般组28人,共计发放问卷102份,严格控制问卷有效程度,确定回收有效问卷96份,其中优秀组问卷48份,一般组48份,有效回收率为94.1%。    3数据处理与分析  3.1数据处理工具  采用Excel、SPSS13.0forcClelland,D.C,Testingfor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J].AmericanPsycholog

8、ist,1973,28(1).  [2]SpencerL.MSpencerS.M,pelenceatodelsforSuperPerformence,JohnvileySans.Inc,1993221-226.  [3]陈忠,:《大学生村官与中国政治生态:意义、问题与趋势——大学生村官的一种政治学分析》[J]《苏州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