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张新华

浅析小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张新华

ID:24425504

大小:5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浅析小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张新华_第1页
浅析小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张新华_第2页
浅析小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张新华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张新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小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张新华董海燕新疆轮台县第二小学841600通过多年来的教学观察、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研究,我感到以往的体育教学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这种知识、技能木位的课程模式与创建健康和谐社会的要求显得落伍了。课程管理强调统一,知识、技能体系难度过大、过于专业,学生探究知识、追求健康与美的过程中被严重朿缚了手脚,体育兴趣和习惯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小学阶段,学生7—12岁,正是活泼好动、兴趣转移较快、情趣爱好比较广泛、好奇心强的阶段,只有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

2、、教学形式才能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一、游戏教学一一体育兴趣培养的动力人的木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人自幼就爱“玩”,那么从小培养儿童爱“玩”、会“玩”的习惯,加以正确引导、鞭策与鼓励,其体育兴趣也就愈浓厚。因此,木人在教学时大部分活动项目大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如练习上肢力量编排持重物游戏“划船奋进”、“抗击天外来客”,练习耐力的游戏“八年抗战”,练习协调性、灵敏性的游戏“星球大战”等。二、调整课堂结构,激发运动兴趣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运动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以往的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按照课时计

3、划、既定内容组织教学,此种教学方式约束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会采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有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强,学生能有短时的兴趣,却不一定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除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外,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和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可在适当的能力范围内给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的自由,教师加以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0标和价值。三、自主游戏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我经常把每节课准备活动的

4、游戏部分“下放”,这不仅使学生从“教师中心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且使他们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们认真构思、大胆编排,在自己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游戏活动中,每位学生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就连“差生”也不例外。这些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课上以学生为主。体育课如果都是教师组织一些游戏,刚开始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也会很高,但游戏项0几乎是“从一而终”,老师组织、安排时间久了,学生也会觉得单调、枯燥,甚至对体育课产生了抵触情绪。为了改变这-状况,我向学生讲述了游戏编排的特点和注意问题,在教学中每节课利用十几分钟,让学生独立

5、地轮流组织游戏活动。为了使自己的游戏奋创意,每位学生在课前都认真备写游戏方案,认真查找各种游戏材料。四、科学合理的游戏组织原则一一体育兴趣的动力科学合理的游戏组织教学能使学生在“玩”的吋候“玩”得开心、舒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在组织游戏教学时还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利于体育兴趣和d惯的培养:1.循序渐进。从引导、诱导的角度,游戏教学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教学过程中使“教”与“玩”的形式、内容结合紧密,使学生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如在低年级学生中练d躲闪能力,可组织开展比较简单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活动;

6、到了高年级则应组织运球“掏球”等难度大的躲闪游戏活动。2.活而不乱。“玩游戏”是助“教”的一种手段,因此,体育教学中运用“教”与“玩”的方法必须注意分寸、把握尺度,按照课程的价值0标和教学的实际需要组织必要的“玩”,防止“玩”偏问题的发生。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抑制体育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游

7、戏项B,游戏的运动量也要适合少年生理特点,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有张有弛。通过多年来的教学探究和课堂实践操作,我充分认识到,科学合理的活动项0的自主选择、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教学游戏、学生游戏活动的自主编排、科学合理三位一体的人性化的体育评价,都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活动课、休息吋间,都冇我校学生积极活动,探讨新游戏、新的运动项0内容的身影,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良好的活动>J惯。建议各位同仁能在实际教学中合理操作,采用有利于体育兴趣和惯养成的教学手段,为全民健身、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