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坐标运算的教学反思

平面向量坐标运算的教学反思

ID:24440652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平面向量坐标运算的教学反思_第1页
平面向量坐标运算的教学反思_第2页
平面向量坐标运算的教学反思_第3页
平面向量坐标运算的教学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平面向量坐标运算的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平面向量坐标运算的教学反思:平面向量是中学数学的主要部分属于基础性,方法性的内容,是研究几何图形和几何变换的工具,在解析几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又是平面向量内容里面的重要部分,它是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进一步深化.因此,我在上完这节课后,有很多反思的地方,现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坐标运算;向量共线;学生主观能动性  :G633.6:A:1002-7661(2011)12-031-02      一、概述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向

2、量的坐标表示,实际是向量的代数表示。引入向量的坐标表示可以使向量完全代数化,将数与形紧密结合起来,这就可以使很多几何问题的解答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数量运算.而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是常考的知识点,运用向量方法解决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中的有关知识,有时候显的非常方便.通过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猜想、演绎能力,通过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对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的理解  二、课程内容设计  1、平面向量得坐标运算  本部分内容比

3、较简单,直接运用向量在基底下的表示形式讲解即可.然后进行小结,然后  再让学生做4道练习;  2、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有向量共线的判定定理:,将两向量用坐标表示,消元,得到共线的坐标表示,然后比较两式的优缺点,并告诉学生消元的时候不能直接两式相除的理由,最后再通过练习强化.最后通过边讲边练,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眼达到掌握本节内容的目的。  但是,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我把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运算放一起讲解了。课后反思,内容过于大了,一方面学生在接受上有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在细节问题上就很难把握的好,一节课45

4、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住如此多的知识,难度很大,同时,一味地赶进度,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学而不精,对深层的问题,没有实质性的认识,只会死记公式,做原题,对于变形题目,学生仍然无从下手。  三、学生水平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前面几次考核,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的能力还是可以的,20%的学生是很聪明的,通过自己看书,能够基本掌握本节内容,30%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跟上我的思路,通过讲解,也能很快掌握,30%的学生勉强能跟上我的思路,但需要时间消化,剩下20%的学生,如果不预习课本,基本上上课很难听懂,即使提前预习了,也不一

5、定能跟的上.事实证明:我对本班学生的分析还是很不到位的,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1、课程引入  上课之前,我已经让学生提前预习,因此,我个人认为本节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能懂,对平面向量的运算法则,学生再比较数的运算,能很好的理解.因此,在课堂引入过程中,我直接引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底:,有,得到:,,于是  ,  所以,同理:,.如此教学,学生能很快掌握住平面向量坐标的运算法则,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一直未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不能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甚至不明白为什么有可得到.对于,,我

6、们有,学生虽然能很快记住这种运算,但却不明白是如何得来了,这是教学的一个失误.  2、习题处理  在处理练习上,我高估了学生的水平,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应该点评的地方却未做点评,导致学生虽然知道错了,却不知道错在何处,下次再做到这种题型,还是很有可能出现问题.例如:  (3).若,且,则点的坐标为.  (4).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则点的坐标为.  这两个小题,我在下面巡视学生做的情况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做错,都是很典型的错误,第4小题有学生得到两个答案,为了赶进度,我只是简单地对了答案,并没有把详细的解题过程

7、写出来,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仍然不明白.反思后觉得这两个小题应该详细的讲解,以免学生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同时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个清晰的认识.  在平面向量共线问题中,设,,其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