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比较,发展物理思维.doc

多元比较,发展物理思维.doc

ID:24503380

大小:68.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多元比较,发展物理思维.doc_第1页
多元比较,发展物理思维.doc_第2页
多元比较,发展物理思维.doc_第3页
多元比较,发展物理思维.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多元比较,发展物理思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元比较,发展物理思维高中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非常紧密,所以学生们容易产生记忆混乱的现象。教师需要就这一问题,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知识点的相似性质。比较法在这里运用非常适用,教师和学生通过比较知识点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易混点。教师可以运用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整体比较的方法,展现出各种比较方法的优点,让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比较法,将各自的变化放大,比较条件来验证推理,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一、横向比较,新旧衔接“横向比较”的特点就是要将知识进行平移扩展,通常用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连接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这样的学d技巧,让学生懂得运川这种方法来解决新知识里面出现的旧问题,达到知识连接为一体的效果。动量的内容比动能的学习教晚,但是两部分的内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通过横向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更淸晰的理解动量的知识。动量的公式为mv,动能的公式为mv2,从物理公式上就有相似性。“在光滑的水平上有A、B、C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2m、3m,A以初速度vO向B运动,A、B相碰后不分幵,一同向C运动,和C相碰后也不再分幵。”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很容易写出mvO=(m+2m+3m)vl,mvO=(m+2m)v2,这样就能写出当A与B相碰后的动能为(

3、m+2m)vl2,这样就能比较相碰后动能和开始的动能mv02的关系。当物体相碰后,A、B连在一起,肯定会有能量的损失,通过这道题,让学生们发现动量守恒是可以用的,但是能量守恒定律是不能随便用的。如果学生开始的时候,是用能量守恒的关系来求解这道题的话,很可能会写成mv02=(m+2m)vl2,这样解出的答案显然是错误的。学生是因为没有考虑到,这种碰撞是非弹性碰撞,会有能量损失的,这样得出的速度会偏大。我告诉学生,必须耍分清“动量”和“动能”的关系,动量是质量m和速度v的乘积,具有矢量性,动能不具有矢量性。在记忆“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可以结合“能量守恒定律”

4、来记忆。动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物体1失去的动量会传递给物体2,只要理清发生速度传递之后,各个物体的状态即可,“能量守恒定律”就是物体损失的能量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认识,能够将他们原来的知识进行拓展,帮助他们区分概念,进行重点记忆。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和以前的知识联系到一起,帮助学生复:>」巩固,并且让教学难度降低。二、纵向比较,拓展外延纵向比较是建立在已宥知识的基础上,然后通过教学,让学生去拓展自身的知识构建,将此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更深层次的知识,加深对学习物理知识的思维方法。初中就有

5、电路的知识,高中也涉及到了这部分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将之前的所学内容延伸到这里。在初中的学习中,一般认为电压表和电流表是没有电阻的,但是在高屮物理屮的“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内容里,就不能去忽略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了。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当电流表采用外接式的时候,需要通过调解滑动电阻器来进行多组测量,即U1=E-Ilr,U2=E-I2r。通过这样两个式子就能得出电动势和内阻的表达式为E=、:。当做出U-I的图像后,就可以通过图像来确定E与r的大小,当电流为0的时候,电路为断开的状态,此时U轴的截距即为电源的电动势,直线的斜率也就是电

6、源的内阻。测得电流是流经电源减去流经电压表的值,也就是说记录的电流偏小了,算出的内阻偏大。1=1测+IV,此时电压表的内阻和电源的内阻是并联的关系,可以看做是一个电阻R,阻值为,内阻的相对误差就为。实验测得的电动势的数据是小于实际值的,测得的电动势实际为,相对误差为。通过计算可知电动势和电源内阻均小于真实的数值,实际情况下电压表的电阻是远远大于电源的A阻,所以这样的测量方式的误差是比较小的。让学生进行纵向比较,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求。在原先简单的内容里加上一些条件,这样更加的符合实际情况,也是为了让学生准确的把握好物理知识的基本概念

7、和内涵。三、整体比较,建构体系整体比较是很常见的比较方法,通过让学生们观察物理现象,进而发现其木质,让学生在人脑里构建出知识体系。“单摆”的内容是非常适合比较法的运用,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实验过程中单摆的摆动情况。根据单摆的摆动周期进T=2it行设计实验。我让两个摆长相同,小球质量相同,但是下落高度不同的单摆进行同时摆动,学生们观察这两个单摆是同步的,这就说明周期T是与摆动的角度没有关系的。然后控制单摆的长度相同,小球质量不同,下落高度相同的?伟诮?行同时摆动,学生们发现两个单摆也是同步的,说明周期T与摆球的质量m也没有关系。当我控制摆球的质量m相同,下落高

8、度相同,但是改变摆长,这是就发现很明显的变化,学生们发现摆长L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