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与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对危重患者病情评估的区别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与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对危重患者病情评估的区别

ID:24513810

大小:76.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与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对危重患者病情评估的区别_第1页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与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对危重患者病情评估的区别_第2页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与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对危重患者病情评估的区别_第3页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与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对危重患者病情评估的区别_第4页
资源描述: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与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对危重患者病情评估的区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与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对危重患者病情评估的区别四川省通江县人民医院636700【摘要】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IBP)与无创动脉血压监测(NBP)对危重患者病情评估屮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采用IBP和NBP监测的危重患者分别列入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0例),对比分析各项指标监测水平及救治效果。结果:在同一时间内,观察组监测的SBP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有效的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93.6%)高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危重患者早期行IBP监测,利于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2、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危重患者;血压监测;有创;无创;病情评估【屮图分类号】R4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86-01对于危重患者、特别是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而言,血压监测至关重要,在诊疗过程屮,通过持续、准确地提供动脉血压数据,可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目前临床常用的血压监测方式可分为有创动脉血压(invasivearterialbloodpressure,IBP)和无创血压(noninvasivebloodpressure,NBP)两种,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评估,更倾向于选择IBP[1]。本研

3、究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ICU收治的77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IBP和NBP在病情评估方面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5年9月~2016年2月期间,ICU收治危重患者77例,均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ISS评分〉16分,患者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血压监测方式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47例,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为19〜75岁,平均年龄为(55.8±6.2)岁,其中重型颅脑外伤22例,脑血管意外8例,失血性或感染性休克17例;对照组共30例,男

4、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为20〜73岁,平均年龄为(55.7±6.3)岁,其中重型颅脑外伤15例,脑血管意外5例,失血性或感染性休克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奋可比性。1.2方法血压监测所用仪器为采用BeneViewT5多参数监护仪,观察组采用IBP监测。穿刺部位首选桡动脉,其次为股动脉或肱动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将留置针送入动脉内,常规护理后,连接压力传感器。在此之前,先行Allen试验,对患者血液循环情况进行评估,压迫挠尺动脉阻断血流,手部发白后解除压迫,记录转红吋间,

5、7s内转红为血供良好,7〜15s为可疑,15s以上为血供不足;血供良好者,行桡动脉穿刺,可疑或血供不足者,改行股动脉或肱动脉[2】。对照组采用NBP监测,平静状态下连接血压袖带,连续监测血压,4次/h,取均值。记录同一吋间内监测到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有效的反应吋间和救治效果。1.3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8.5软件包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指标以()表示,行t检验,救治情况以n(%)表示,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2结果观察组监测到的SBP、DBP和MAP均高于对照组,其中S

6、B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DBP和MAP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见表1。其中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存效的反应时间为(6.2±0.7)h,救治成功44例(占93.6%);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有效的反应吋间为(8.1±1.0)h,救治成功24例(占80.0%),总体效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讨论血压监测是常用的生命体征观察手段,在危重患者治疗过程中,可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来反映组织灌注及氧输送情况。通常情况下,血压监测多采用NBP方式,操作简便、安全,但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像,苏敏感性较差,并

7、不适用于危重患者尤其是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血压监测,为了保证危重患者血压监测值与实际值相符合,能够及吋反映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临床仍以IBP作为金标准[3】。IBP在ICU患者病情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与NBP进行对照研究的报道也较多,如凌双等[4]90例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采用IBP监测的危重患者,动脉血压变化与NBP监测保持同步,但是前者监测的血压值相对较高,能够实吋连续监测血压,及吋、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与NBP相比,IBP用于危重患者病情评估,可能受益更大。本组研究中,采用IBP监测的观察组47例患

8、者,救治成功率达到93.6%,而采用NBP监测的对照组30例患者,救治成功率为80.0%,分析认为与NBP监测的滞后性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