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阐释:重返隐喻背后的真实——论析苏珊

反对阐释:重返隐喻背后的真实——论析苏珊

ID:24514119

大小:65.1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5

反对阐释:重返隐喻背后的真实——论析苏珊_第1页
反对阐释:重返隐喻背后的真实——论析苏珊_第2页
反对阐释:重返隐喻背后的真实——论析苏珊_第3页
反对阐释:重返隐喻背后的真实——论析苏珊_第4页
反对阐释:重返隐喻背后的真实——论析苏珊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对阐释:重返隐喻背后的真实——论析苏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反对阐释:重返隐喻背后的真实一一论析苏珊amp;#8226;桑塔格《疾病的隐喻》论文关键词:反对阐释;隐喻;桑塔格;文化批判论文摘要:《疾病的隐喻》是桑塔格的一部文化批判的经典之作。它是桑塔格“反对阐释”理论的具体化。本着揭露、批判、细究和穷尽的目的,桑塔格考察了对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疾病的阐释以及借用疾病对世界的阐释过程,即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被隐喻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心理评判、政治压迫的过程,揭示了意义“阐释”的荒谬性和压迫性。《反对阐释》是长期从事文艺批评和小说创作、与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

2、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美国女作家一苏珊•桑塔格(SusanSontag)于1964年发表的文章。文章指出:当今时代,阐释行为大体上是反动的和僵化的。像汽车和重工业的废气污染城市空气一样,艺术阐释的散发物也在毒害我们的感受力。就一种业已陷人以丧失活力和感觉力为代价的智力过度膨胀的古老困境中的文化而言,阐释是智力对艺术的报复,也是对世界的报复。过度的阐释,将导致一个鬼魅般的意义的影子世界。反对阐释是桑塔格的一个醒目的标志,也是一面信仰的旗帜。她认为反对阐释就是反对以意义取代物本身,就是使词语复归物本身

3、。1991)年出版的文集《疾病的隐喻》收录了她发表于1978年和1989年的长篇论文《疾病的隐喻》和《艾滋病及其隐喻》,就是她“反对阐释”理论的具体化。通过长年与病魔斗争的经历和体验,苏珊•桑塔格将其犀利的文化批评话语楔人人们闻之色变的结核病、癌症和艾滋病等疾病领域,揭示被如影随形附着在疾病之上的隐喻遮蔽的事实的本真,这两篇文章已成为社会批判的典范。虽然,苏珊•桑塔格因患骨髓性白血病于XX年辞世,但她反对阐释的实践,揭示被遮蔽的事实的本真而进行的反思方式,对我们仍然是富于生命力与启发性的。本文试从文化批判的

4、角度解读《疾病的隐喻》这一文集。一反思疾病的隐喻化及其阐释“疾病是生命的阴暗面,是一种更麻烦的公民身份。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中一个属于健康王国,另一个则属于疾病王国。”川这段话出自《疾病的隐喻》一书的引子。所谓疾病的隐喻,就是疾病之外的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社会重压。疾病属于生理,而隐喻归属于社会意义。没有人能躲得过疾病的侵袭,疾病的存在,已经远远超越了生理层面的具象意义,成为心理、文化乃至历史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桑塔格用对比的方法列举了有关结核病与癌症种种流行神话。结核病是肺部的病,肺

5、部是位于身体上半部的、精神化的部位,自18世纪起,结核病就与浪漫主义联系在一起,从英国的感伤主义诗作中可以看到这一点。“一百多年来,人们一直乐于用结核病来赋予死亡以意义一它被认为是一种有启迪作用的、优雅的病。19世纪的文学作品中,更是充满了对结核病人死亡的美好想象。《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小爱娃之死、《董贝父子》中儿子保罗之死,都是结核病的那种“不令人恐怖的、极乐世界般”的美好死亡。而在《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中,狄更斯则把结核病描述为—种可以使死亡变的“优雅”的“令人肃然起敬”的疾病。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赋

6、予结核病人的死亡以道德色彩,认为这样的死是抛弃了粗俗的肉身,超越了庸俗的健康,使人格变得空灵。结核病患者被视为生性敏感、耽于感情的人,其脸色的苍白和潮红,也被视为热情的顺从与举止的亢奋。于是,结核病成了那些感觉超群、才华出众、热情似火的人易于感染的一种病,成了艺术家专利的疾病,雪莱、济慈、罗梭就是这样的艺术家。对结核病的浪漫化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人们在托马斯•曼的《魔山》中以及卡夫卡的作品中仍可以看到。结核病被描绘成了这么一些意象,它们囊括了十九世纪经济人的种种负面行为:消耗,浪费,以及挥霍活力。依据有关

7、癌症的神话,通常是对情感的持续不断的压抑才导致了癌症。癌症是一种激情匾乏的病,折磨着那些性压抑的、克制的、无冲动的、无力发泄火气的人。癌症也是一种增生性的疾病,是那种反常的、最终导致死亡的_增生,一种可被测量到的持续而平稳的增生。癌细胞的生长是没有限制的,它们会以一种“混乱的”方式不断地生长和蔓延,破坏身体的正常细胞、构造和功能。在隐喻意义上,癌症是一种内在的野蛮状态。癌症是一种身体病。癌症攻击人们身体的一些令人羞于启齿的部位(结肠、膀胧、直肠、乳房、子宫颈、前列腺、肇丸),癌症是一个罕见的,至今仍令人感到

8、不体面的题材。癌症被描绘成了这么一些意象,它们囊括了二十世纪经济人的种种负面行为:畸形增长以及能量压抑,后者是指拒绝消费或花费。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的出现使癌症不再如此神秘和令人恐怖。先前加在癌症之上的那些负担转移到了艾滋病之上。艾滋病(AIDS)_即AcquiredlmmuneDeficiencySyndrome[译作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或后天性免疫缺损综合症1一根本不是一种疾病的名称。它是对一种导致一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