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技能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技能

ID:24518938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技能_第1页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技能_第2页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技能_第3页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技能_第4页
资源描述: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技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技能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技能,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其次要养成观察习惯,再次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另外还要启发学生从观察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只有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那么学生在作文时就不会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也自然会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也一定会随之提高。  关键词:观察能力;作文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59-01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

2、要途径,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尤其对指导学生的写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只有引导学生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内容才会有血有肉,真实感人。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知觉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无意知觉。正如大教育家孔子说的:“知之者,不知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抓住时机,指导学生对观察对象的直接兴趣,引起无意注意,勾起学生的观察

3、动机,从而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观察兴趣可以根据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以及心理好胜的特点,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使学生乐于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要养成观察习惯  对观察已经有了兴趣,就要促成对其养成习惯。由于少年儿童阅历窄,常常为写作文而发愁,但他们的生活又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关键是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时时处处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我认为在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画,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等,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看图说话是作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培养观察力的极好途径。观察是看图说话的关键要素,教师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在

4、教学看图说话时,我首先是引导学生总体观察图画的主要意思,搞清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再提出一些具体问题,激起学生们再次观察的欲望,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仔细观察。  此外,我坚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去捕捉和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的和有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养成了观察的习惯,他们发现和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增强了,头脑里的贮存也多了。而且随着观察生活的能力的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  三、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培养观察习惯,这是第一步,关键是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观察――4即观察方法。因为小学生观察的目

5、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都比较薄弱,故而引导学生观察时,要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有目的、有准备地去观察。  1、观察要讲究条理,以此来增强他们思维和作文的条理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教师应教给学生观察方法、顺序,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从而在作文时就会有条理地表达。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序。以静物来说,方位有远有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因此,在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同样,观察的顺序也有多种: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

6、由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由部分到整体或由整体到部分。故观察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观察顺序。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条理性。  2、观察要有重点、有目的  只有有了明确的目的和鲜明的重点,才会使人的思维活动产生一种进取的意念,从而对思维活动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按作文题目要求寻找观察对象,然后根据观察对象的本质特征有重点地进行观察。重点的要仔细观察,次要的、跟观察的事情无关紧要的这些都不必多说。  3、观察要细致4  小学生观察最大的

7、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往往满足于表面认识,所以要教给学生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得细,看得全面,也不难看出甲事物与乙事物的区别,观察能力也会从中得到提高。  四、要从观察中产生联想  联想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联想其所作所为,联想到他的内心活动,联想到其所处的环境以及相关的人物和事件,从而在脑海中生成种种画面。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