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历史 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年高考历史 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ID:24529355

大小:334.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1-14

年高考历史 二轮专题复习教案_第1页
年高考历史 二轮专题复习教案_第2页
年高考历史 二轮专题复习教案_第3页
年高考历史 二轮专题复习教案_第4页
年高考历史 二轮专题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年高考历史 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今中外文化教育制度专题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含有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共五个实用专题构成部分。一.知识归纳(一)大纲版1.中国古代史:(1)先秦:秦秋晚期,孔子以“有教无类”思想办学,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战国时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实质上是文化高压(抑儒尚法)。(2)秦汉: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使用小篆,后来流行隶书;焚书坑儒是文化专制,起因是郡县制和分封制之争,虽有利于巩固大一统,但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教育

2、官办,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汉武帝开始实行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选拔标准在两汉时期逐渐由德才兼备发展为只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地主(士族门阀)形成并发展起来。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3)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但它必然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而无法继续。(4)隋唐: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建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以儒为师,大办学

3、校;武则天增加录取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能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制度;唐玄宗前期,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设集贤院,广聚学者。科举制的进步意义:抑制士族门阀;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吐蕃创制了吐蕃文字。隋唐时,中印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是玄奘和义净,中日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是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和鉴真,中朝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是崔致远。(5)宋元:北宋初,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掌握;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防止舞弊;录取名额大大增加。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一是改革科

4、举,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二是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三经新义》,使学校变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契丹人仿汉字偏旁创制了契丹文字。元昊仿汉字楷书创制了西夏文字,推行科举制选拔官吏。元世祖忽必烈请“八思巴”创制蒙古文字。(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见解,答卷文体有严格限制,它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文字狱以清代最严重,这种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中国近现代史(1)半殖半封开始时期:太平天国后期纲领《资政新篇》在文化教育方面提出,反对迷信,兴办学校、医院和慈善,禁卖人口、吸鸦片。(2

5、)半殖半封形成时期:洋务运动中,培养人才主要采取办新式学校和选派留学生两种形式,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湖南巡抚陈宝箴聘请梁启超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变法法令规定,创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各科,废除八股,改考策论(中国历史、清朝政治),开设经济特科(特别开设的经国济世的实际学问),设译书局、报馆、学会,选派留学生。(办学废八股译馆留)(1905年清政府宣布正式废除科举考试)(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在教育方面规定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4)北洋军

6、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5)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占领区推行奴隶化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延长初等教育年限,教科书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为基本思想,日语定为必修课,不挂中国地图,不用“中华”字样。在社会教育方面,利用报刊、图书、广播等进行奴化宣传和反共宣传。(6)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7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扭转对知识分子“左”的政策(如“臭老九”、“反动学术权威”等),恢复了在“文革”中被废

7、弃的高考制度。现在,“普九”教育、希望工程等,正在提升我国的国民素质。“科教兴国”已经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战略。3.世界近现代史:(1)法国:拿破仑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2)日本:明治维新时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的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现在,日本当局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良知的泯灭。(3)德国:希特勒政府对文化思想和教育领域进行严密控制,用纳粹党的理论箝制人们的思想;还对犹太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4)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8、的发展:西德和日本的经济恢复,都与注重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有关。新加坡之所以能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家,也与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重视道德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紧密相关。(二)新课标版1.中国古代史:(1)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为了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