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教学的“三要”

诗歌鉴赏教学的“三要”

ID:2453670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诗歌鉴赏教学的“三要”_第1页
诗歌鉴赏教学的“三要”_第2页
诗歌鉴赏教学的“三要”_第3页
诗歌鉴赏教学的“三要”_第4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教学的“三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教学的“三要”  在传统士人眼中,诗是文学的正宗,是用来言志的,是一个士人最高的追求。尽管宋以后,越来越多的士人也逐渐习惯在填词的时候寄托自己的抱负和志向,但是诗的创作一直都没有间断过。诗寄予了传统知识分子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表达了他们愿为天下请命的献身精神,是古代道德观念和思想品质的重要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就是从诗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学习古代诗歌就是在进行积极的价值体系的重构,这对于今天的国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诗歌鉴赏不仅仅如此,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2、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地方,本文结合近些年中考命题的走向,谈一下诗歌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需要事先声明的一点就是,古代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塔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需要我们倍加珍爱。在教学之初要从学生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喜欢并接近古代诗歌。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可做适当的处理,点到为止,切不可强人所难,让学生失去对诗歌的兴趣。一堂成功的诗歌鉴赏课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美,如果让学生感到枯燥,那就不是一堂成功的诗歌鉴赏课。  一、要从诗歌中汲取正能量4  很多

3、人抱怨这个社会道德水平低下,也有人称这是一个国人价值体系完全崩溃的时期。在物质快速膨胀的新时代里,我们的思想教育远远没有跟上,造成了这两者之间的脱节。原来我们信仰儒家学说,以儒家学说的“仁义礼智信”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以天下为己任。但现在的新人类已经摈弃了那些高尚的情操,以颠覆和恶搞为能事,以此来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这诚然有压迫之后的反叛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建国之初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贯彻,教育未能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去。我们现在回头发现传统教育中原来看似腐朽封建的教育正是一个

4、人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形成的最需要的正能量。  正如上文所说,诗歌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道德操守和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其中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所以,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有意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精神动力。比如文天祥的《正气歌》,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身精神必须要让学生们领略到,可以通过给学生补充翔实的材料来了解文天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的精神动力是来自何方,又影响了哪些人。要让学生知道,在中国这种取义成仁的事迹源源不断,这是英雄的壮举,是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要让

5、学生多接触这些可歌可泣的人,让他们懂得这些高贵的品质和高尚的精神是存在的,是真实地存在于普通人的身上的。要把这种精神讲得自然而真实,不能让学生有遥远的距离感,否则他们只认为那是书中所写的并不真实的情感。  二、要让学生懂得词语的魅力4  诗歌是高超的语言艺术,熟读诗歌的人通常对词语的辨析和把握能力都很好。鉴赏诗歌是最能够提升一个人语言运用能力的练习。很多诗歌的写作就是锤字炼字的过程,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注意到这一点,让他们懂得主动去注意和研究诗歌中的用词。比如白居易那首《忆江南》:“江南好,

6、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在这首小令中,作者用语简洁朴素,然而又不失准确形象。他首先开门见山,直接说江南好,在提到风景的时候他用了一个“旧”字和“谙”,中间用“曾”点出,这里重点强调了原来“我”很熟悉江南的风景这一点,为下文的“忆”做铺陈。在印象中江南是好的,曾经如此的熟悉江南的风景,隐含的意思是,现在的江南如何呢?如此简单的几个用词却反映了作者如此曲折的心理,这就是用词的好处。在写,江南风景的时候,作者也很精心地在选择用词。他写了季节和时间“春”天来的时候,当太

7、阳升起时是江南最美的时候。在景物描写上,他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春花和春水,描写了两种颜色,却用了四个词,“红”“火”“绿”“蓝”,前两者是一个颜色,而后两者是一个颜色,他不惜用火来描述红,用蓝来比拟绿,就是要突出这两种色调动人心魄的美感。  关于炼字的典故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和“僧敲月下门”就更为典型。要让学生体会到各个词语之间的区别,仔细分辨它们之间不同的用法以及不同的艺术效果。  三、要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  古典诗歌形成了成熟的艺术手法,比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以及文气脉络等结构法。这也是在教

8、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汉代乐府中常常用到朴素的白描手法,抒情也简洁动人,比如写相思:“思君令人老,努力加餐饭。”也有用象征和各种衬托手法,如屈原的《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一个源流,诗人用繁复的描写来暗示自己对高洁的追求。4  诗歌鉴赏还要注意到作品中情景交融的重要意义。在优秀的诗人那里一切景语皆情语,人与自然往往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辛弃疾说“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就很形象地写出了人与景、景与情之间的关系。这不仅仅是艺术手法,还涉及到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众生平等的思想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