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食品微生物复习题

江南大学食品微生物复习题

ID:2453913

大小:846.0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7-11-16

江南大学食品微生物复习题_第1页
江南大学食品微生物复习题_第2页
江南大学食品微生物复习题_第3页
江南大学食品微生物复习题_第4页
江南大学食品微生物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南大学食品微生物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江南大学食品微生物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畸形:器官或组织的体积、形态、部位或结构的异常或缺陷。2.衰颓形:由于培养时间过长,营养缺乏,代谢的排泄物浓度积累过高等使细胞衰老而引起的异常形态。3.PHB:聚-β-羟丁酸。4.伴孢晶体:蛋白质晶体的一种毒素,对多种昆虫具有毒杀作用。5.芽孢: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6.原生质体:脱去细胞壁的植物、真菌或细菌细胞。7.原生质球:指细胞壁未被全部去掉的细菌细胞。8.原核微生物: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

2、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9.真核微生物:凡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10质粒:细菌细胞内一种自我复制的环状双链DNA分子。能稳定地独立存在于染色体外,并传递到子代,一般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常含抗生素抗性基因,是重组DNA技术中重要的工具。11.糖被: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12.菌落: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子细胞的群落。13.菌苔

3、: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线上由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细菌群落,一般为大批菌落聚集而成。14.无性繁殖:是指不经生殖细胞结合的受精过程,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法。15.有性繁殖:即利用雌雄受粉相交而结成种子来繁殖后代的繁殖方法。16.孢囊:由膜包围一群精原细胞、精母细胞或早期精细胞形成的囊状结构。17.间体:细菌细胞质膜内陷构成的胞质内膜折叠结构。与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有关。18.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表或体内,并从其中直接获取营养使其遭受损害。19.腐生:从动植物尸体或腐烂组织获取营养

4、维持自身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20.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21.蓝细菌:细胞质中含有光合膜的原核生物。光合膜中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22.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对许多抗生素具有抗性。23.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严格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24.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25.单细胞蛋白(SCP):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

5、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26.假菌丝: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子母细胞不立即分离而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则称这种藕节状的细胞串为假菌丝。27.芽痕:在母细胞的细胞壁上出芽并与子细胞分开的位点称出芽痕。28.蒂痕:母细胞与子细胞成熟后两者分离,在相应的在子细胞上留下的痕迹。29.子实体:是高等真菌的产孢构造,即果实体,由已组织化了的菌丝体组成。30.烈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能使宿主细菌裂解死亡的一种噬菌体。31.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能使宿主细菌溶源化而不裂解的一种噬菌体。32.原噬菌体:整合到溶源

6、性细菌染色体中的温和噬菌体DNA,与细菌染色体一起复制,诱导后能增殖和裂解细菌。33.溶源菌: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菌。34.噬菌斑:即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寄主细胞溶解死亡。因而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空斑。35.溶源化:有些噬菌体侵入寄生细胞后,将其基因整合与细菌的基因组中,与细菌一道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传给后代,不形成病毒粒子,不裂解细菌。36.敏感性细菌:指容易受刺激而引起某种程度不适的的细菌37.包涵体:即表达外源基因的宿主细胞。38.裂解量:将一种样品转变成另外几种物质的数量。39.感染复数:是感染时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比

7、值。40.自外裂解:指细菌细胞吸附某种感染重复度高的噬菌体时而发生迅速裂解的现象。41.自养微生物:以二氧化碳作为主要或唯一的碳源,以无机氮化物作为氮源,通过细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获得能量的微生物。42.异养微生物:必须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如蛋白质、糖类等,才能合成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的微生物。43.生长因子:一大类种类繁多,以刺激细胞生长为其特征的多肽。44.培养基: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45.天然培养基:是含有化学成分还不

8、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46.合成培养基:是通过顺序加入准确称量的高纯度化学试剂与蒸馏水配制而成的,其所含的成分(包括微量元素在内)以及他们的量都是确切可知的。47.半合成培养基:采用一部分天然有机物作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