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ID:24542443

大小:67.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_第1页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_第2页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_第3页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杨君平云南省施甸县人民暖院云南保山678200摘要:目的:木次对口腔领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以此来提高诊断、预防和治疗的水平,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并已经得到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50例,对所选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患者细菌培养的结果、感染源和感染的部位以及治疗的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有效评价。结果:50例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以眶下间隙与颂下间隙最多分别占总感染部位的22%、32%,且感染源主要

2、以牙源感染为主,共29例占58%,对症治疗后,50例患者中,治愈为47例,好转2例,出现1例并发败血症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总有效率为98%。结论:对口腔颂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时要综合多种诊断方式,准确快速的作出诊断,给予患者控制感染、对症、有效的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处理,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提高其生活的质量。关键词:颌面部间隙;口腔;治疗;诊断口腔颌面部感染是一种口腔类的常见病,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症状为痛、热、中、红以及功能障碍,且感染的出现、发展及预后具有特殊性。当细菌在口腔颂面部聚集滋生、繁衍侵袭,机体的抵抗

3、力下降时,就会发生感染现象[1]。对口腔领面部感染进行诊断,主要是通过患者发病的原因和临床上的表现来完成,如果诊断和治疗及时得当的,则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木次就U腔颂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的治理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并已经得到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50例,在所有患者中有30例为男性,有20例为女性,其年龄最小的为12岁,最大的为78岁,平均为年龄37.98岁,病程最短的为7天,最长为30天,平均病程为17.21天。所选患者均符合本次

4、研究的标准,且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治疗上可以相互比较。1.2方法1.2.1诊断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临床症状以及发病的部位,通过对解剖知识的有关结合,对患者进行生化功能和血液常规的检测,穿刺法和对脓药细菌进行培养来实验加药的敏感性,并以此来辅助相关的诊断,为了使诊断的准确性得以保障,还要进行CT、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MRI辅助诊断。1.2.2治疗的方法。对患者采用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互结合的方法。局部治疗:避免炎症部位过多运动,保证患处的清洁并禁止挤压,此外,还要避免局部的热敷,减少不良刺激,

5、预防感染扩散。必要吋使用中草药对炎症部位进行处理,在炎症化脓并形成了脓肿时,要对患处切开进行引流,严重吋可以利用多普勒超声、MRI以及CT对手术进行辅助,采取换药冲洗等常规性的处理,保障引流的畅通,在炎症被有效控制后对病灶及吋清除。1.3评价指标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价。显效:患者经诊断治疗后已痊愈;有效:患者治疗后感染情况有所减缓;无效:患者诊断与治疗后感染情况无变化或加重感染。对患者治疗满意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满意:对诊断与治疗的结果感到满意术;一般满意:对诊断的方法满意,但对治疗的结果不满意;不满意:对诊断的方法和

6、结果都不满。1.4统计学方法通过对SPSS20.0软件的采用,对患者的诊断情况与治疗情况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运用卡方检验的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并使t值带入到计量的资料中,当P<0.05吋,统计的相关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2结果2.1UI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来源和部位。本次研究的患者期感染的来源主要为牙源性感染、肾源性感染、外伤性感染以及医源性感染,占总感染分别为58%(29/50)、20%(10/50)、16%(8/50)、6%(3/50)。感染部位主要以咽旁间隙10例(占20%)、嚼肌间隙11例(占2

7、2%)、眶下间隙10(占20%)以及颂下间隙19例(占38%)为主,且以上数据的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详见表1与表2.3、讨论作为一种常见的面部疾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多为继发性,患者出现严重的炎症其主要反应为白细胞增高、寒颤、全身不适以及高热等中毒症状,若不进行及吋的诊断和治疗,很有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2】。导致U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理因素主要由医源性感染、外伤性感染、腺源形感染以及牙源性感染,主要以牙源性的感染为主要感染因素,且牙源性的感染容易对眶下间隙与颌下间隙波及造成感染,导致淋巴结炎,

8、感染源穿破细胞被膜不断向组织附近扩散最终导致间隙感染[3】。对治疗的效果进行相关讨论。对本次50例UI腔颂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进行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后,痊愈的患者有47例,有所好转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98%。此外,出现1例并发症的患者,经给予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和对症处理后己痊愈。在感染源中,主要以牙源感染为主,有29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