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创设条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积极创设条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ID:2454514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积极创设条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_第1页
积极创设条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_第2页
积极创设条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_第3页
积极创设条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_第4页
资源描述:

《积极创设条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积极创设条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及小学生学习规律,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  将数学知识

2、溶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的情感最投入,积极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  2.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情境尽可能的是现实的,能让学生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的价值。例如,在平均数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平均数的求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引入新课时,我向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期中考试结束后,老师想比较一下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应该采用什么方法?”4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高涨,踊跃发言。有的说比最高分,有的说比最低分,也有的说比分数总和,还有的说比平均分,等等多种分法。经过比较,大家发现,不论是比最高分、

3、最低分,还是总分,都不够公平,在一定程度上,都不能代表全班同学的一般情况,只有比较平均分比较合理。这种方式,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巧设疑问,创设有效情景  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成就欲,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会引发学生的热情,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贴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挑战性的宣布,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可以被3整除,不信,试试看?学生纷纷举出愈来愈大的数,老师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学生惊奇了,

4、这里到底是什么“诀窍”呢?学生求知若渴的情绪被激活了。当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两组数后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个位上不一定是0,3,6,9”的结论时,教师及时提出:“到底怎样才能快速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等问题,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之中。  4.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集图、文、声于一体,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学习情境,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疏理疑难,明悟规律,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学生对有关“相向而行”、“相遇

5、”4等词难以理解,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显示,帮助学生扫除审题障碍:在屏幕上先出示一条线段,接着在两端闪烁一下,然后轻触键盘,便见两人同时从家向学校走来,越走越近,直至相遇。学生在直观的两人之间的距离变化中轻而易举地理解了“相向而行”、“相遇”等词的意思,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深入钻研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

6、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4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7、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拨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

8、,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