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ID:2454792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_第1页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_第2页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_第3页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摘要:文章阐述了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要力求体现趣味性、人文性、观赏性和自主性,最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更好实现新美育中的新理念。  关键词: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61-01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常常思索着这一问题: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如何提高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和能力?经过多年的时间和探索,笔者认为,美术欣赏教学应注重“四性”。  一、欣赏教学注重趣味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

2、喜欢美术欣赏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课堂情境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在《青铜艺术》的导入中用多媒体首先让学生看到的是曾侯乙编钟,听到的是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楚商》,再由楚王问鼎的故事把学生引领到商周青铜艺术的教学中,学生兴趣非常浓厚。  二、欣赏教学注重人文性4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了中华民族永远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再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而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通过中国

3、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  三、欣赏教学注重观赏性  美术欣赏课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观赏来达到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接受教育、提高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在欣赏作品时,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围绕作品所提供的各种因素,展开各种联想和创造,并带上自己的思想感情给作品以积极的评价。有时,由于审美经验的局限,对同一主题、风格的画也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例如,我们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

4、是一幅揭露和强烈抗议法西斯罪行的作品,整幅画以黑白灰三色构成基本色调,使人感到阴郁、恐怖,烘托出了作品的主题,乍一看这幅画,我们都会感到很恐怖,一方面,是因为画面本身刻画的形象惨绝人寰,画面中被铁锚刺穿又被收撕裂的马,面目狰狞的公牛,握剑的死者,举着双手痛苦挣扎的女人――无一不让人感到恐怖,进而渴望和平。所以,美术作品的观赏与观赏者的生活经历和审美经验是分不开的,欣赏课的观赏性要求在欣赏时能唤起学生的生活联想,提高必要的审美经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欣赏教学注重自主性4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往往一讲到底,这样,造成教师的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局面,欣赏课变成了“讲赏

5、”课。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自省,全方位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美术欣赏课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有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

6、养成。  可采取的教学策略如下: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细的体味。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提出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既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  五、欣赏教学注重创造性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

7、践。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画,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