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ID:24552777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_第1页
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_第2页
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宋吉丽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建设小学138000教师对文木的细读至关重要,它是成就有效课堂的前提。王崧舟说:“所谓文木细读,是指读者通过作品文木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木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在课程教学的语境下,文木细读则转移至服务阅读教学,是从阅读教学出发,为了阅读教学并与之结伴同行。”可以说文木细读是我们上好语文课的第一步。一、读懂文章“写了什么”,把握文木内容及主旨1.复杂的文章“简单”读。拿《穷人》这篇文章来说,它是俄国作家列夫&mi

2、ddot;托尔斯泰的文章翻译过来的,语言习惯和我们有所不同,而且文章篇幅较长,我们怎么细读呢?特级教师张祖庆只关注了一点:“穷人穷吗?”于是,第一篇章的题目为“穷人很穷”,第二篇章的题目便为“穷人不穷”。这样两个很简单的问题非常清晰地囊括了文章的内容和思想。2.简短的文章读“丰富”。我们来看另一类非常简短乂很简单的文章一一儿歌。如《做早操》一课,内容是“花鹿姐姐喊口令,大家一起做早操。排好,排好,小狗,小猫。小白兔别跳,小公鸡别跑。大家排好队,一起做早操。”如果我们不仔细研读,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

3、描写小动物们做早操时的情景。我在解读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且发现这是小动物们在做早操的准备工作。你看,儿歌中说得很清楚:“排好,排好”、“大家排好队,一起做早操。”从这里我们知道儿歌要告诉我们的内容不是小动物在做早操,而是它们在准备做早操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二、关注作者“怎么写”,探寻文木表达方式1.把自己当文章作者。如《火烧云》一课,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此类文章一般都要在文末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所以我想如果是我写,我会在写好变化多端的火烧云后写一写人物的活动和情感的抒发。可是这篇文章的

4、作者萧红只是写“可是一转眼就变了,想要再看到那头大狮子,怎么也看不到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晴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她的孩子。一会儿功夫,火烧云下去了。”作者没有抒发感情吗?我们读来,明明感受到了作家儿吋对火烧云的那种痴痴的喜爱。作者没有明说,“我是多么喜欢……”却把这些感受都融在了句子里,让人印象深刻,作家萧红语言凝练的特点可见一斑。冇了这样的理解,我在上课时,先带领学生思考作家看到火烧云的美景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然后问学生:作家为什么没有这样写?我们从她写的文字中能

5、体会这些情感吗?这样几个环节下来,学生也对作家的写作特点有了深刻的体会。1.把自己当文中人物。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在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上,我们不妨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一个人物,进入其所处的环境,深入其内心,这样获得的感受将是最符合文章主题的,也是最真实的,最合理的。2.把自己当学生。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读文章,就会发现很多奋趣的事情。还记得学生在初读《半截蜡烛》一文后,一个学生小声地问我:“老师,这半截蜡烛到底有没有保住啊?”课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正当他踏上最后一级楼梯吋,蜡烛熄火了。”显然,他

6、们成功保住了蜡烛。可是有的学生却读不出来。这些是否就是孩子理解上的所谓“盲点”?如果我能够在细读文本吋想一想学生的理解,也许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带领他们读懂文章。于是接下来的学习中,我把自己当成学生,跟随学生的思路来理解这篇文章。我首先和学生们一起去查找资料,并iL有了巨大的发现。原来课文只是这篇文章的一部分内容,原文内容是杰奎琳上楼之后,德国军官真的起了疑心,于是上楼去盘问杰奎琳,就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又来了一个情报人员,用智慧帮助他们闯过了这•一关,最终保住了情报。作者就是利用这样一个结

7、尾突出了当吋情况的紧迫性,进而凸显人物的机智勇敢。三、研读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体会文本表达效果1.从品读词句入手。在研究《半截蜡烛》一课的教学吋,我曾在不同的班级教学多次。而每一次的教学,都会发现不同的问题,得到不同的感悟,这样的过程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对文章的理解也随之深入。其中一次教学,学生基本能够抓住课文中的“镇定”“从容”等词语体会人物的临危不惧。当一个学生在理解文中儿子杰克的表现时,抓住了一个词“默默地”,认为“他当吋非常的害怕、紧张,但是他告诉自己必须镇定”吋,作为

8、教师的我没有及吋抓住这样一个很好的契机,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想象方面的练AI,这使得坐在台下听课的同行们大呼“遗憾”、“可惜”。再一次的教学,我调整了教学策略,带领学生透过文字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设计了抓住关键词进行比较、朗读和想象的练习,带领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学生也就对人物的特点以及文章的语言特色冇了更为深刻的感受。1.从把握结构入手。同样拿《半截蜡烛》这篇文章来说,它的内容很明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1、2节简要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吋代背景、人物,写伯诺德夫人把情报巧妙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