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民新闻的公众媒介素养新探

基于公民新闻的公众媒介素养新探

ID:24556188

大小:58.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基于公民新闻的公众媒介素养新探_第1页
基于公民新闻的公众媒介素养新探_第2页
基于公民新闻的公众媒介素养新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公民新闻的公众媒介素养新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公民新闻的公众媒介素养新探李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牛.一、公民新闻对公众媒介素养带来的挑战公民新闻这一术语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最早由纽约州立大学的JayRosen教授提出。关于公民新闻的定义,虽然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不过各种表述的内涵是相同的。结合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将公民新闻的概念简化为“公众通过大众媒介和个人通讯工具制作和传播新闻信息的活动。”作为新闻领域一种全新的尝试与冲击,与传统新闻相比,公民新闻带来了一系列的传播优势:信息来源广,内容丰富;内容更新及时;为普通公众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和公开表达的机会等等。与此同时,必须承认的是,任何传播形式在实现

2、其传播价值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会带来负面影响。目前我国的公民新闻尚处于起步阶段,公民新闻在当下并没有成为优秀新闻的同位语,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低龄化现象严重、公信力下降、盲目回应导致的群体极化等。严格来说,公民新闻带来的“负面影响”,关键不在公民新闻木身,而在于参与公民新闻的公众。我们处在一个媒体变革的时代,伴随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等Web2.0概念的日益成熟,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公民新闻时代已悄然而至。正因为存在这样一种时代环境,对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其如此,我们提出媒介素养也就是应有之意了。二、基于公民新闻的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初探公民新

3、闻时代,媒介素养的宗旨是使大众成为能积极地利用媒体、制作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媒介信息具有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1、了解相关媒介知识,培养媒介使用能力公民新闻到来之前,在广大公众心目中,媒介是遥远而神秘的。而当新媒介技术来临时,文化教育的水平又限制了其对新媒介技术的了解。因此,培养和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首先就应该使其了解公民新闻所依托的新媒介的技术知识,了解新媒介的运作规律,了解媒介信息的使用、制作、传播等过程,通过各种途径普及公众的媒介知识,建立起公众对新媒介技术的初步印象和了解。对于传播者而言,要勇于尝试、善于学>J,建立自己的个人媒体;要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介来为

4、自身服务。对于受众而言,了解和掌握这些新媒体的使用技术,熟练地获取或反馈信息是公民新闻时代的基本要求。2、学4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对信息的解码能力(1)树立一种媒介再现建构现实观念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提出在现代社会人的行为己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砬,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让公众通过对公民新闻的采集、选择制作、发布的运作程序以及控制方式的了解,进而对公民新闻信息对现实社会的再现与建构事实奋清醒的认识,明白公民新闻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客观

5、环境,是渗进了制作者立场、观点的。将公民新闻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与真实世界区分开来,不盲0轻信或传播信息,做出正确的事实性判断,是公众作为公民新闻受众实现正确认知和独立批判的前提。(2)培养公众对公民新闻的解读和批判能力第一、在面对海量的公民新闻时,要养成•-种自主的怀疑和批判意识。培养受众用批判的眼光去评估各种信息的是非真伪,以判断它是否是虚假新闻;用批判的思维去自觉审视各种信息的价值取向,以评估它是否含有不良信息。第二、培养公众对公民新闻的理性批判能力。培养对公民新闻传播内容以及意识形态的批评。除了要了解“谁在说”“说什么”之外,还应该思考“为什么这样说”,做出独立分析

6、与判断。第三、公众要学会在信息的洪流中去伪存真,增强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加深对新媒介技术的认识和了解。例如加深对照片合成、视频的后期制作、声音模拟等技术知识的认识,奋利于公众更加理性、客观地去辨别公民新闻中影响信息的真伪。3、学4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1)加强新闻理论修养作为公民新闻时代的传播者,公众要学4新闻的基本原则,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全面;要学AI新闻价值理论,挖掘新闻的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2)提高新闻、Ik务素质公众要加强对新闻业务知识的学进行基本的采写技能的培训,使自己具备扎实的新闻业务的基本功,学习报道的艺术与技巧,学会准确、清晰、

7、生动地报道事实真相;要加强超文本写作和构思的能力,具备文字编辑、图表制作、文档处理等基本技能,学习综合文字文本、声音文本、图像文本、影视文本等多种媒体的新闻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公民新闻的质量,让受众了解信息的全貌。4、媒介道德伦理教育作为传播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奋助于提高艽伦理道德水平,有助于创造•一个健康、绿色的信息环境。要加强公众的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其良好的文化品味,使其成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冇修养的人。公民新闻吋代,公众还应该培养自身的社会正义感与责任感。作为公民新闻传播者,要理性地对待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