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节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

《尚节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

ID:24560840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尚节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_第1页
《尚节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_第2页
《尚节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_第3页
《尚节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尚节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尚节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尚节亭记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①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

2、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夫节之时义,大易②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③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3、?注:①谖草:亦作“萱草”,#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古代传说中一种使人忘忧的草。②易,指《易经》。③瞒,通“樠”,流出的样子。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益处B.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完备C.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过分D.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游览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有节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C.人道有变,其节乃见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D.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0.对原文内容的理

4、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是为了获取其所蕴含的精神,并不只是为了喜好和好玩。同样,选取别的一些物什也是为了体现某种精神追求。B.会稽的黄中立,很有才能但还没有开始施展,他仍然心境淡泊,崇尚节操,没有在外营谋的念头,对此也表示赞赏。C.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四季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以此来说明,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关键是节操,不要去追名逐利,力求贤达。D.在文末,引用古语指出:为人做事,只有未雨绸缪,从平时闲居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一旦遇到事,才能做到应对自如。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至

5、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5分)▲(2)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5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