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结构加固

施工组织设计-结构加固

ID:24564579

大小:182.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5

施工组织设计-结构加固_第1页
施工组织设计-结构加固_第2页
施工组织设计-结构加固_第3页
施工组织设计-结构加固_第4页
施工组织设计-结构加固_第5页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结构加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5.3.1.1施工准备1)进场后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难点、疑点进行答疑。争取在开工前处理完结。备齐所需图集、规范、标准、法规等有关资料。2)因本工程施工位置位于锅炉室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影响施工的位置的线管、消防管等设施进行适当拆除。3)根据现场需要,准备施工必须的工具,包括角磨机、移动脚手架、各种零散工具及施工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具。5.3.1.2加固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3.1.2.1脚手架工程1.重点及难点此工程主要为楼板加固。而工程的难点在于施工区域较狭窄且下方区域为锅炉主机,工程实际情况需要

2、搭设移动脚手架进行施工。5.3.1.2.2碳纤维粘贴加固工程1.粘贴碳纤维加固方法简介碳纤维材料加固技术是通过将碳纤维织物用“粘接材料”粘贴于结构表面从而达到对原结构加固修补目的。2.碳纤维加固优点1)高强高效,碳纤维材料抗拉强度高,抗拉强度约为钢材的10倍,弹性模量与钢较为接近,极适合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补强,可有效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2)施工便捷,没有湿作业,不需大型机具,施工工效高,粘贴碳纤维是粘贴钢板施工工效的4~8倍,且施工占用场地少。3)重量轻、厚度薄,每平方米比量(1.8g/cm3)仅为钢

3、的1/4,每层厚小于1mm(0.1~0.2mm)基本不增加结构自重及截面尺寸。4)耐久性及耐腐蚀性能优越,耐酸碱盐及大气环境腐蚀、不需定期维护。5)使用面广,可广泛用于各种结构类型、各种结构形状、各种结构部位的结构补强及抗震加固。且不改变结构的形状及不影响结构外观。1.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清除加固位置的涂料层——定位放线——基层处理(待粘砼面)——配置并涂刷底层树脂——配置找平材料并对不平整处修复处理——配置并涂刷浸渍树脂或粘贴树脂——粘贴碳纤维布——固化、养护——检验、验收表5-1常用碳纤维布主要性能指标

4、单位面积重g/m2设计厚度mm抗拉强度MPa弹性模量MPa2000.111≥3000≥2.1×1053000.167≥3000≥2.1×1052.具体施工方法1)清除涂料层因施工位置以进行过涂料涂刷,所以施工前应用刮刀将楼板顶的涂料层清理干净,以方便放线打磨。2)定位放线首先熟悉图纸,明确加固范围及部位,然后在构件上弹线,弹出粘贴位置(轮廓线),并在此基础上四周各加宽不小于20mm的加宽打磨区。3)基层处理a)首先应剔凿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砼,露出砼结构层,并用环氧砂浆修补材料将表面修

5、复平整。b)被粘贴砼表面应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砼结构新面,且表面平整度应小于5mm/m。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导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应不小于20mm。c)砼表面应用强力吹风器吹净并用丙酮清理干净,同时应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干燥,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4)裁剪下料被粘布材应按照设计尺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准确下料,要求裁剪下料时不乱丝,不断丝。5)配制、涂刷底层树脂配胶应由专人负责,调胶工具应为低速搅拌器或人工搅拌,搅拌应均匀且无气泡产生并防止灰尘等杂质混入。用专用滚刷蘸配制好的底层树脂均

6、匀涂刷于打磨清理过的待粘混凝土表面,要求无漏刷,无流坠。(调配好的胶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超时后的结构胶不能使用)待底层树脂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1)找平处理a)应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找平材料。应对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且不应有棱角。b)转角处用找平材料修复为光滑的圆弧,半径应不小于20mm。c)在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2)粘贴碳纤维布a)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b)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浸渍树脂,并均匀涂抹于粘贴部位;c)将碳纤

7、维布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采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d)多层粘贴时应重复上述步骤,并宜在纤维表面的浸渍树脂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下一层的粘贴。e)应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3)固化养护碳纤维布粘贴好后,须固化约72小时,固化期间不得对布有任何扰动。9)检验、验收a)施工前应确认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粘贴材料的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复核材料与证件批号是否一致;具体措施参见《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

8、2003)及《粘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工程施工与验收暂行规定》相关条款之规定。b)粘贴碳纤维布施工时,应严格按工序要求进行隐蔽工程检验验收,如达不到工序要求,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或返工。c)碳纤维布实际粘贴面积不少于设计量,位置偏差应不大于10mm。a)碳纤维布与砼之间的粘结质量可用小锤轻轻敲击碳纤维布的表面来检查,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低于95%。应符合《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