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药的性能以及用药禁忌

浅析中药的性能以及用药禁忌

ID:24569739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浅析中药的性能以及用药禁忌_第1页
浅析中药的性能以及用药禁忌_第2页
浅析中药的性能以及用药禁忌_第3页
浅析中药的性能以及用药禁忌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药的性能以及用药禁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中药的性能以及用药禁忌肖泽美(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三农场职工医院155630)摘要:从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总结了中药的性能,并论述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以及用禁忌。关键词:中药性能禁忌中药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确切的疗效,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两药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但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等也时有发生,因此,合理应用中药,才能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有毒与无毒毒为药总称,以毒攻毒能,药物有偏性,即是毒之名;有无大小毒,用量必相成。【注】

2、在中药书籍中,常在每一味药物之下,标明有毒或无毒。古人把治疗疾病的药物,总称为毒药,在用药治病时,常称:“以毒才能攻毒”。药物的偏性,即药物特有的性能,如寒、热、温、凉、平之性,即是药物之偏性,将其偏性乂名之为毒性。毒性之大小标志偏性强弱、药力大小、急骤缓和等内容。今之所论有毒、无毒、大毒、小毒,是指具有一定毒性或不良反应的药物。用之不当,则可发生中毒。认识药物的毒性,可以帮助我们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对虚实寒热,错综复杂的病机变化,更为完善适当地选用药物和确定用量之大小,并通过必要的加工炮制,去其毒性,以保用药安

3、全。【配伍】配伍药七情,一味是单行,相须功类似,相使主辅成,畏杀减毒性,相恶效失灵,相反用生毒,配伍使用明。【注】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有七个方面,古人称为药的“七情”。1.单行是指用单味药(一味)治病,即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如一味人参,称独参汤,抢救虚脱的病人。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的功效。如石膏配知母则能明显地增加其原有的疗效。3.相使是指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如气虚浮肿病,主药黄芪,辅药用茯苓,则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45.相

4、畏与相杀二者的意义基本相似,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不良反应。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不良反应。古称半夏畏生姜或生姜杀半夏毒,称此作用为相畏和相杀。6.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可导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可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则能产生新的不良反应。如十八反中的若干药物,均属于此列。二、用药禁忌(一)十八反相反药十八,甘草反芫花,甘遂与大戟,海藻不相加;乌头反W母,半蔹白及瓜;藜芦人参反,丹玄细芍沙。【注】相反的药物共有十八味。即甘草反芫

5、花、甘遂、大戟、海藻。乌头反W母、半夏、白蔹、白及、瓜蒌。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沙参。(二)十九朴硝畏硫黄,巴豆怕牵牛,水银砒霜对,狼毒陀僧愁。丁香畏郁金,川草乌犀分。牙棱官石脂,五灵怕人参。【注】十九畏的“畏”字,与配伍七情关系之中的相畏的“畏”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药物配伍的“相畏”,可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故可有意地配伍使用。而十九畏是配伍的禁忌,十九畏中的相畏之药,不可合用,用之则毒害生命。即朴硝畏硫黄;巴豆畏牵牛;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

6、石脂;五灵脂畏人参。十八反、十九畏是前人的经验之谈,而医籍中也有同用的。张仲景就将甘草与海藻等同用过,而近代又有将五灵脂与党参合用治胃病,其效亦很可观,这些都待于进一步探讨。(三)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禁药明,!b元斑姪虻虫,野葛银巴豆,乌头附天雄。棱芫代赭麝,牛膝薏蜈蚣,牙芒牡丹桂,戟退黄雌雄。槐芫牵皂角,大黄半南星,通草茅地胆,姜附与桃红。【注】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及堕胎的作用,医者用药必先明此,以免发生医疗事故。如妩青、斑蝥、水姪、虻虫、野葛、水银、巴豆、乌头、附子、天雄、三棱、芫花、代赭石、麝香、牛膝、薏孩

7、仁、蜈蚣、牙硝、芒硝、牡丹皮、肉桂、大戟、蝉蚬、雌黄、雄黄、槐花、牵牛、皂角、大黄、半夏、南星、通草、茅根、地胆、干姜、附子、桃仁、红花等,凡属大辛大热、破血散滞及冇毒者皆在禁用或慎用之列。(四)服药忌U服药忌口清,常山蜜忌葱;薄荷忌鱉肉,茯苓醋难通;地黄何首乌,葱蒜萝卜争;高热忌油腻,通常忌冷生;难化刺激物,黏腻硬与腥。【注】在服药过程中,患者常问:吃药是否饮食要有所忌,医生可根据服药情况冋答之。一般情况常山和蜂蜜要忌葱,薄荷忌鱉肉,茯苓忌醋,地黄与何首乌忌葱蒜和萝卜。高热患者,应忌汕食。另外在服药过程中,均

8、应忌生冷、黏腻腥秽难以消化的较硬食物。参考文献[1]徐德生.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64.[2]卢红星.中药不合理用药寻因.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361-1362.[3]赵捷.中药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20):12718-127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