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ID:24582926

大小:57.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河北省威县贺钊学IX马秀芬摘要: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中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创造力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中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

2、,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一、提高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基础,是人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的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建的思维。特点是:新奇、独特、流畅和变通。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是指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尽可能多样化答案的思维。其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强调对信息的想象和假设,形成新的信息。聚合思维是依据已占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其特点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并通过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去寻求惟一正

3、确的结果。其实,任何认识过程、创造活动,都要经历发散→聚合→发散→聚合这样多次循环才能完成。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宄成果揭示了学4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奋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建构才冇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

4、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J,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冇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苏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0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闲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三、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教师应掌握归纳问题的策略,

5、在众多问题中,如能筛选提炼出适合学生研究的、有助于学生自己探究、思考的问题,将对学生的自学产生关键作用。例如,教师出示习题一:己知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8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4,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往往将周长和按5:4分配所得的数值,误认为是长方形长与宽的值。此吋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按5:4分配长与宽与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这样激活学生的思维点,使学生懂得按一定的比例分配是以它特定的、相对应的数量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习题二:一个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2,它们的棱长和是44厘米,请你计算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由于学生的思维点己被激活,他们将会进行较为缜密的思

6、考、推理,最终寻得正确的解题方案。上述教学环节的设计,0的在于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采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假设渍绎等学习手段,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促使学生全面理解、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提高。四、鼓励学生人胆想象,为创造能力提供翅膀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必须大胆想象。想象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所以也是一种求异思维,如果只能人云亦云,或者跟着老师的屁股后面走,从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根本谈不上想象。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必须使他们敢于想象。而要敢于想象,首先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解除学生的思想负担,不要用各种清

7、规戒律来束缚他们。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意见,而对他们表达的不够清楚,不合要求,则不要过分苛求,但是冇的教师对学生冋答的格式都作了规定,例如老师问:“2加3等于几”。学生冋答说:“等于5。”则是“不完整”,应该说:“2加3等于5”。其实学生的回答是准确的、清楚的,在这里主语承前省了,不会引起混淆和误解。作为口头答问,惯上都是这样的。由于教师的硬性规定,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前,首先要抑制自己的习惯(其实是正确的习惯),再从头脑里提取出老师规定的格式,这就影响了他们的思维。类似的规定多了,就使学生前怕狼后怕虎,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