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ID:24596331

大小:344.2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4

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_第1页
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_第2页
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_第3页
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_第4页
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哈师大附中高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试卷总评:本套试题难易度比例合适,能够很好的把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做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察:例如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免疫调节过程,尤其是免疫系统的T细胞和B细胞的作用的考察。对下丘脑的考察也非常全面,分别从下丘脑做为体温调节中枢,血糖的调节中枢等神经中枢,可以分泌的激素等多角度考察。对教材的基础知识把握很全面。一、选择题1、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合成血浆蛋白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B.组织胺使毛细血管扩张C.丙酮酸转化为乳酸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麦芽糖【考查知识点】人体内环境中物质组成、生理过程【解析】

2、合成血浆蛋白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是在细胞内完成的,不属于内环境。丙酮酸转化为乳酸是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第二步,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不属于内环境。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麦芽糖,是在消化道内,属于人体的外部环境,不属于内环境。【答案】B2、右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有区别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考查知

3、识点】人体内环境中物质组成、生理过程【解析】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由细胞内核糖体产生,分泌到细胞外,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分布在3、4、5.葡萄糖进红细胞是协助扩散,由3经1和5到达4组织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二氧化碳由细胞呼吸产生,故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答案】D3.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运动员进行剧烈运动时,在机体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的稳定B.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剧烈运动消耗大量能量,使血糖含量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

4、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pH相对稳定【考查知识点】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第15页共15页【解析】体温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过程,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会使尿量减少,所以分泌会增加。大量消耗能量后,血糖含量会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后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产生后先进入血液,而乳酸有酸性,血液的缓冲物质使乳酸不会改变血的pH,乳酸会转运到肝脏。【答案】B4、下列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毛细胞血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蛋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         

5、        ④花粉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①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③⑤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③【考查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特征【解析】组织水肿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渗透压)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水渗透到组织液,发生水肿现象。产生组织水肿的直接原因是由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而引发原因主要有1.过敏反应 2.营养不良 3.毛细淋巴管受阻 4.细胞代谢旺盛 5.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时, 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强,从而使在

6、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透过毛细血管管壁进入组织间隙,致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促进水分过多的进入组织液,而导致组织水肿。当淋巴管阻塞(如丝虫寄生)或淋巴循环受阻时,将导致组织液不能及时顺利形成淋巴而积聚于组织间隙,使组织液增加。肾小球肾炎、肝炎等),都会引起血浆蛋白流失到组织间隙或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管壁,进入原尿,造成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引起组织水肿。【答案】A5、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抖来增加产热  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  C.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

7、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20℃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小于20℃的散热速率【考查知识点】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过程【解析】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产热速率大于散热速率出现在体温升高的过程中。寒冷环境和炎热环境中,正常人的体温都能保持相对稳定,即产热速率(寒)=散热速率(寒)、产热速率(炎)=散热速率(炎)。因散热速率(寒)>散热速率(炎),故产热速率(寒)>产热速率(炎)。【答案】D6、右图中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分别为:A.①②③    相对值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