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研究

小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研究

ID:24601563

大小: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小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研究_第1页
小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研究_第2页
小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研究_第3页
小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研究杨育才(上海市普陀区宜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65)【摘要】目的木实验用次黄嘌呤或黄嘌呤分別配合氧嗪酸钾复制小鼠代谢性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造模后不同时段受试动物血清尿酸的变化,以确定持续性高尿酸血症的可靠模型。方法采用次黄嘌呤或黄嘌呤以及OAPS,分别测定造模后不同时段小鼠的尿酸值。结果釆用次黄嘌呤或黄嘌呤联合尿酸酶抑制剂,可使受试动物血尿酸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可维持6h以上。结论以尿酸前体物质配合尿酸酶抑制剂的方法造模,所复制的小鼠代谢性高尿酸血症模型具有血尿酸

2、值高、维持时间长的特点。【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尿酸酶抑制剂;模型;动物【中图分类号】R749.0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492-01木文拟采用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以及配合一定剂量的尿酸酶抑制剂造模,观察受试动物尿酸水平,以及尿酸过饱和状态的持续时间,为建立持续性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的实验动物模型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ICR小鼠,雄性,体重18〜20g,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2007-0005。适应性喂养1周,实验前一天禁食。实验药品:次黄嘌呤,国

3、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F20110613;黄嘌呤,Sigma公司;氧嗪酸钾,Sigma公司;盐酸乙胺丁醇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号:110921。检测指标:血尿酸由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实验方法:小鼠随机分组,设为模型I组:次黄嘌呤组;模型II组:次黄嘌呤及氧嗪酸钾组;模型III组:黄嘌呤及乙胺丁醇组;模型IV组:黄嘌呤及氧嗪酸钾组;并设正常空白对照组。4个模型组均以腹腔注射方式造模,并在造模后lh、2h、4h、6h眼毗取血,检测血中尿酸值。每个模型组每个时间点10只ICR小鼠。统计与处理:结果以X&pl

4、usmn;S表示,进行t检验。2结果次黄嘌呤组和次黄嘌呤及氧嗪酸钾组腹腔注射导致小鼠高尿酸血症的吋效关系:将ICR小鼠随机分组,根据上述实验方法,模型I组:次黄嘌呤组;模型II组:次黄嘌呤及氧嗪酸钾组。造模后1、2、4、6h眼毗取血,检测血尿酸值,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采用腹腔注射HX400mg/kg,在造模后1、2h,尿酸值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腹腔注射HX400mg/kg及OAPS200mg/kg,造模后1、2、4、6h血尿酸值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且两种造模方式每个吋间点尿酸值

5、都冇差异(P<0.01)。结果表明,单用HX虽可升高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但尿酸升高值及持续吋间没有与OAPS联合应用显著,也不能较长吋间将血尿酸值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将HX和OAPS配合使用,可以升高小鼠的血尿酸值,还可以维持4h以上的血尿酸过饱和浓度,6h以上的尿酸高水平值。表1单用HX与联合使用HX及OAPS的不同时段的小鼠尿酸值(X±S,n=10)分组血尿酸值(Uricacid/μmol·L-1)Ih2h4h6h空白组67±18.49模型I组589±103.2

6、6AA**165±79.28AA**68±20.62AA73±17.35▲▲模型II组714±139.34**562±93.19**435±101.47**237±88.53**(注: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表示P<0.01;*,表示P<0.05;模型I组和II组相比,表示P<0.01,同表2)2.2黄嘌呤及乙胺丁醇组和黄嘌呤及氧嗪酸钾组腹腔注射导致小鼠高尿酸血症的时效关系:根据上述实验方法,模型III组:黄嘌呤

7、组及乙胺丁醇;模型IV组:黄嘌呤及氧嗪酸钾组。造模后1、2、4、6h眼毗取血,检测血尿酸值,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采用腹腔注射黄嘌呤900mg/kg以及乙胺丁醇250mg/kg,在造模后1、2h,尿酸值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腹腔注射黄嘌呤900mg/kg及OAPS200mg/kg,造模后1、2、4、6h血尿酸值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使用黄嘌呤及乙胺丁醇造模,可升高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但仅能维持2h以上,而且尿酸升高值不能达到过饱和浓度。将黄嘌呤和OAPS配合使用可以维持小鼠2h以上的血

8、尿酸过饱和浓度,6h以上的尿酸高水平值。3结论人体内的血尿酸水平,取决于嘌呤的吸收和生成与分解和代谢的平衡。内源性和外源性嘌呤类物质,经过一系列酶催化生成次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黄嘌呤,再进一步生成尿酸。人体内不含尿酸氧化酶,而许多动物,可将尿酸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