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体会

浅谈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体会

ID:24605574

大小:7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浅谈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体会_第1页
浅谈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体会_第2页
浅谈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体会_第3页
浅谈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体会王雪莹(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铁路医院163714}【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2-0161-02【关键词】心力袞竭诊治体会1诊断1.1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判断(l)NYHA心功能分级:I级,hl常活动无心袞症状;II级,hl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呼吸困难、乏力III级,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IV级,在休息时出现心衰症状。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LVEF与心功能分级症状并非完全一致。(2>6min步行试验:此方法安全、简便、易行,已逐渐在临床应用,不但能评定患者的运动耐力,而且可预测患者预后。如6min步行距离&l

2、t;300m,提示预后不良。根据USCarvedilol研究设定的标准:6min步行距离<150m为重度心衰;150〜450m为中重度心衰;>450m为轻度心袞,可作为参考。1.2心力衰竭的分期为了强调心力衰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将病程分为ABCD4个期。(1)A期:包括心袞的高发危险人群,但目前尚无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也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2)B期:患者从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但己发展成结构性心脏病,如左室肥厚、无症状瓣膜性心脏病、以往有心肌梗死史等。(3>C期:为临床心衰阶段。患者己有基础的结构性心脏病,以往或目前有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或目前虽无心衰的

3、症状和(或)体征,但以往曾因此治疗过。(4)D期:为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患者有进行性结构性心脏病,虽经积极的内科治疗,休息时仍有症状,且需要特殊干预。2治疗2.1一般治疗2.1.1治疗病因、去除诱发因素及吋发现心衰病因和诱因,预防、识别与治疗能引起或加重心衰的特殊事件,特别是感染。肺梗死、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纤颤并快速心室率、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贫血、肾功能损害等均可引起心衰恶化,应及吋处理或纠正。2.1.2监测体重每日测定体重以早期发现液体潴留非常重要。如在3d内体重突然增加2kg以上,应考虑患者己有钠、水潴留(隐性水肿),需加大利尿剂剂量。2.1.3调整生活方式(1)限钠:心

4、衰患者的潴钠能力明显增强,限制钠盐摄入对于恢复钠平衡很重要。钠盐摄入轻度心衰患者应控制在2〜3g/d,中到重度心衰患者应<2g/do(2)限水:严重低钠血症,如血钠<130mmol/L,液体摄入量应<2L/do(3)营养和饮食:宜低脂饮食,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严重心衰伴明显消瘦(心脏恶病质)者,应给予营养支持,包括给予血清白蛋白。(4)休息和适度运动:失代偿期需卧床休息,多做被动运动以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情况改善后应鼓励在不引起症状的情况下,进行体力活动。2.2药物治疗2.2.1地高辛冇研究结果认为,洋地黄并非只是正性肌力药物,而是通过降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性

5、起到一定的治疗心衰作用。地高辛是惟一经过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评估的洋地黄制剂,也是惟一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委员会”(FDA)确认能有效治疗CHF的正性肌力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1)适应证:适用于已在应用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治疗,而仍持续有症状的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重症患者可将地高辛与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同吋应用。(2)应用方法:地高辛为中速口服制剂,服用后经小肠吸收,2〜3h血清浓度达高峰,4〜8h获最大效应,85%由肾脏排出,半衰期为36h,连续口服相同剂量经5个半衰期(约7d后)血清浓度可达稳态。0前多采用维持量疗

6、法(0.125〜0.25mg/d),即自开始便使用固定的剂量,并继续维持;对于70岁以上或肾功能受损者,地高辛宜用小剂量0.125mg每tl1次或隔日1次。地高辛血清浓度与疗效无关,不需用于监测剂量。根据目前冇限的资料,建议血清地高辛的浓度范围为0.5〜1.Ong/ml。(3)禁忌证和慎用情况:①伴窦房传导阻滞、II度或高度房室阻滞患者,应禁忌使用地高辛,除非已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②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特别是有进行性心肌缺血者,应慎用或不用地高辛。③与能抑制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的药物(如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合用时必须谨慎。奎尼丁、维拉帕米、胺碘酮、兑拉霉素、红霉

7、素等与地高辛合用吋,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增加,增加地高辛中毒的发生率,需十分懂慎,此吋地高辛宜减量。2.2.2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对心肌重构的奋不良作用,特别是对心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可导致心肌间质纤维化。人体衰竭心脏中心室醛固酮生成及活化增加,iL与心衰严重程度成正比。虽然短期使用ACEI或ARB均可以降低循环中醛固酮水平,但长期砬用时,循环醛固酮水平却不能保持稳定、持续的降低,即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因此,如能在ACEI基础上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