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

ID:24606829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_第1页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_第2页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学路霞古代诗词鉴赏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古诗词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继承和传播中国古典文化是每个一线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如何实施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呢?1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1.1教师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忽略了文木特征,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及认知规律。不少教师教古典诗词时,或忽略学生的主体存在,以教师独断专行一元阐释取代了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篇篇逐字逐句串讲,老师讲的多,学生自己体悟的少;或忽略诗歌的文体特

2、征,把古典诗词鉴赏课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课;或忽略利用文木和对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仅为活跃课堂气氛而滥用多媒体。这些忽略学生的主体存在,忽略诗歌的文体特征,忽略文木和学牛.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规律的呆板、僵硬的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让最富空灵性,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诗词失去了它的特有魅力。1.2教师为应考而教,重形式而轻内容。一些教师教古诗词,“紧扣”考纲规定的“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现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不越雷池,不是形象、语言、表现手法,就是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

3、度。忽视了诗词意象、意境之间的联系,更无法从营造出的意境中去体悟诗人的心境。教师为试卷参考答案而教,无视新见。对诗歌鉴赏题,不少老师在改卷时按要点给分,墨守成规,轻率否定学牛.独到的见解和创造性的解读。1.3学生准备不足、认识偏下。一些高中生对古代文史知识储备不够,缺少古典文学底蕴,不了解古诗词在言语、形式、韵律、技法等方面的特征,认为古诗词缺少时代特征,特别是长一点的诗词,学起来费时费力,乂难懂难记。还有些学生受当下流行的快餐阅读文化的冲击,阅读空间狭小,阅读品位降低,认为学古典诗词落伍了,不够现代。因而对

4、阅读和学习古诗词持一种冷淡态度。1.4学生的动机单纯,为考而学。多数同学学习诗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纯粹是为了应付高考试卷里的诗歌鉴赏题的8分和名句填空题的5分,而不是为了鉴赏美,为了更好地体验人生和社会,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因而,这种学不会带来精神的愉悦,只会成为学生沉重的外在压力。2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2.1看标题。诗歌的标题是非常重要,非常讲究的。它往往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有些诗歌的标题本身就为我们道出了这首诗歌的类型。把握了诗歌的类型,学生就可以根据某类诗歌的

5、一般特点对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进行初步判定,为下一步的鉴赏阅读奠定了基础。咏物诗的特点就是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的特点就是要抓住景色描写的技巧,动静结合,乐景衬哀情或者虚实结合;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就是借古讽今,今昔对比;有的诗歌标题直接表达了作者写作的0的。重视题0的阅读,可以为后续的鉴赏打开一个良好的开端。2.2看作者。把握诗歌作者的生平及其创作的艺术风格,才冇可能领略到其诗歌艺术的奥秘。每一个诗人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苏诗歌往往有比较特定的内容,如李白的创作风格以浪漫主义为主,陶渊明有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

6、杜甫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的诗风雄浑奇拔,白居易的诗歌雅俗共赏,李贺的诗风奇诡变幻,李商隐的诗风含蓄绰约,杜牧的诗风清丽俊逸;苏轼的词风旷达豪迈,柳永的词风缠绵悱恻,李清照的词风婉约凄切,陆游的诗风明朗流畅,辛弃疾的词风气势雄壮等等,这些都应成为学生的鉴赏阅读的储备。2.3把握意境。要把握一首诗歌的精髓,就必须要从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入手,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意境的形成是一个形象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过程,要把诗人在诗歌中所选取的意象通过联想的手段,在人脑中形成画面,再结合诗歌所给出的信息,

7、综合分析。然而很多学生在阅读古诗词的吋候,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以充分的分析,却往往忽视了对作品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分析和理解,因而在某些时候不能全面客观地鉴赏作品的真正意蕴。诗人的创作要经过一段认识、酝酿的过程。在众多的素材面前,诗人必须要经过选择、取舍、概括,最后才构成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意境,首先必须要抓住诗人所选取的意象。找出意象是形成意境关键的一步。2.4体味情感。“诗言志”,实际上就是“诗言情”。鉴赏古诗词的核心就在于把握诗人所传达的情感,或喜悦,或哀伤,或旷达,或柔情。古诗词中有以下

8、几种常见的情感:淤忧国忧民,表现对统治者的鞭挞和不满。如杜牧的《过华清宫》、杜甫的《春望》、柳中庸的《征人怨》。于表达自己人生志向的,或壮志难酬,如:陆游的《书愤》、杜甫的《蜀相》、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或寄情山水,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或“出'淤泥而不染”,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陆游的《咏梅》。盂抒发自己内心感伤,物是人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