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法改革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法改革

ID:24612498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5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法改革_第1页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法改革_第2页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法改革_第3页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法改革_第4页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法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法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法改革  摘要:新课标强调高中物理教学应该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生活意识。从教法改革入手,着力转变师生观、教材观、成才观,明确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是从教育一线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做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教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312-01  新课程形式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绝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新课程提倡培

2、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一、注重激励性教育  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5为主体,感化或促进提高。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而动机作为心理倾向具有引起或发动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维持活动达到目标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因此,在新课标素质教育中实施激励性教育是必然趋势。发挥目标的导向功能,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3、。开展目标导向性的激励性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制定课节目标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要与学生一起制定和明确教学目的、新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学习的重视,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欲望。  2.制定中长期目标,建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制定期中或期末的成绩目标,可把一个你认为各方面都值得你重视楷模、时刻激励自己的榜样形象作为行动的动力和方向,将头脑中的榜样形象具体化,形象越清晰,榜样越具体,越有利于学生内在潜能的激发。  二、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以组内学习补充个人学习,以

4、组内学习促进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要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突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征,注重优势互补,开展小组间的竞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5  高中物理课程中渗透进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主动寻求获取知识的多种方法,积极探索学习成果的多样性,同时要求学生发挥集体协作的精神,共同完成对某个问题的探究,给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合作的机会。立足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方法的前提,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之前提出讨论题及讨

5、论的具体要求,布置小组学生课前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然后在课堂上轮流然让小组成员就本周的讨论内容或者自己关心的其他内容发表小组一致看法,讨论后,老师可以进行小结,也可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研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能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调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达到认识上的深化和扩展。  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明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结构,改变过去以教师说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学生对所学

6、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突破了一般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加深了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中物理课教学关注“合作学习”这一新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物理素质和激活学生学习政治的动机,有利于教学动态资源的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深化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从而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三、注重创新教育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说生活中的实例,借助学生的想象去讲实验,学生成为“听众”。笔者认为,新课标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甚至让学生参与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使学生成为“演

7、员”5,同时适当增强实验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物理知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以实验教学为基础。高中物理实验包括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分组实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生动、直观且最为有效的方法。而课堂演示实验一般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仅仅是观察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利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位高中物理教师面前一个永恒的话题。笔者认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

8、下,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由旁观者成为实验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