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技术在治沙造林中的应用效果

滴灌技术在治沙造林中的应用效果

ID:24614535

大小:60.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滴灌技术在治沙造林中的应用效果_第1页
滴灌技术在治沙造林中的应用效果_第2页
滴灌技术在治沙造林中的应用效果_第3页
滴灌技术在治沙造林中的应用效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滴灌技术在治沙造林中的应用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滴灌技术在治沙造林中的应用效果摘要:通过开展滴灌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技术较常规灌溉可显著改善林木生长状况,提高沙化区域植被覆盖度。关键词:滴灌技术;治沙造林;应用1试验区基本情况试验林地选择在宁夏灵武白茇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06°31'23"E,37°52'27〃N,海拔约1240m,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数3080.2h,平均无霜期157d,植物生长期持续170d,年平均>10°C,积温3351.3°C,年平均气温8.8°C,年均降水量206.2〜255.2mm,年平均蒸发量1933.3mm,土壤以灰钙土为主,贫瘠,保

2、水保肥能力极低。2方法2.1滴灌设计参考本地区的作物蒸发量资料,结合实际测量,确定不同树种滴灌技术的主要参数,作为滴灌技术应用的指导,主要树种为杨树、国槐、沙枣、樟子松、拧条林、猫头刺、丝棉木等。2.2滴灌方式沙地防护林距离较长,林带宽度不足,地形起伏较大,风沙较多,综合多种因素,本次研究采用管上式压力补偿滴灌,盲管顺着林带行向铺设,PE管选择直径12mm、16mm和20mm3种。滴头选择Katif管上式滴头,易于维护,滴头流量设定2.3L/h和3.75L/h2种,2种滴头间距分别为0.5和1.0m。灌溉参数的确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3、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计算。3结果3.1防护林生长情况实践结果表明,按本研究设定的滴灌参数,滴灌林区各种树木年胸径生长量及年新梢生长量均高于常规灌溉条件下树木的生长情况。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通过滴灌技术,给植物根系输送水分的速度较慢,有利于保持最有利的生长发育条件,因此,更能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详细结果见表1、表2。3.22种灌溉方式年用水量及沙地覆盖度比较此外,本研究对2种灌溉方式的耗水量及治沙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滴灌灌溉全年灌溉定额明显少于常规灌溉方式,而滴灌区5a后沙地覆盖度显著高于常规灌溉区,详见表3。4讨论

4、4.1滴灌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据本次试验观察,滴灌设备在开始运行后状态稳定良好,铺设的各类管道出现漏水、断裂等问题极少,不影响其功能发挥。同时在滴灌区内,水分分布较为均匀,能够保证滴灌区内苗木的均衡生长。设备运行期间,操作人员能够安全、有效控制,并反映该滴灌技术操作便捷简单,实用性较高。经考察发现,栽培的防风固沙植被表层具有0.8〜lm的湿润区,地下深度可迗2m,因此,完全能够满足植被生长对水分的需求。4.2滴灌技术应用效益结合本次试验结果,可以发现,滴灌灌溉节水、高效,比传统地面灌溉方式年节3653m3/hm2,滴灌灌溉在生态防护林外围地

5、质条件与地面灌溉条件较差的区域适应性较强。滴灌生态防护林生长状况良好,年生长量比传统地面灌溉方式显著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地表植被的保护与恢复,地表植被比非滴灌灌溉条件下的地表植被显著增加,对防风、阻沙、沙具有很好的作用。这是由于沙地持水力低,采用漫灌方式灌溉后,一部分水会在重力作用下渗漏至土壤深层,也会使土壤养分在淋溶过程中遭受损失。滴灌是一种流量较小的灌溉方式,深层渗漏少,达到了节水的目的。综上所述,在干旱沙荒地区营造防护林,采用滴灌技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实用价值较高。用滴灌技术营造防护林扩大了滴灌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了我国滴灌技术的发

6、展,为干旱荒漠地区防护林的营造开辟了一条可行的新途径。(责任编辑舒丹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