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ID:24619809

大小:6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_第1页
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_第2页
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滕景侠(大庆市让北医院黑龙江大庆163000)【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并设对照组36例进行分析,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结果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奥扎格雷钠急性脑梗死脑梗死主要

2、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由于CT和MRI的普及应用,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相当高。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病死率为10%〜15%,致残率极高,且极易复发。木文采用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取72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诊断标准,经CT或MRI诊断明确并排除出血性疾病,均无出血

3、性溃疡、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等。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3岁;其中高血压21例,糖尿病10例。对照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65岁;其中高血压17例,糖尿病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及支持治疗(降血压、控血糖、降低颅内高压、维持水电解质等),治疗组另给予奥扎格雷(山丙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8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14d;同吋联合舒血宁20mI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150ml中静

4、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对照组给予舒血宁20mI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1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程14d。治疗前后2组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机制等。1.3疗效评价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评定临依据疗效。疗效判定标准为: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

5、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雕;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奋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讨论奥扎格雷钠为凝血恶烷A2(TXA2)合成酶抑制剂,能选择性抑制TXA2合成酶,使其失去活性,抑制生成血栓素A2(TXA2),具冇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促进脑代谢,消除脑血管痉挛,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从而可右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使血液流速加快,血液粘度下降,增加组织血

6、液供给。舒血宁注射液是第四代银杏叶提取物,主要由黄酮甙和银杏内酯组成,具右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同时奋扩张小动脉降低血管壁通透性、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病理性改变,增加红细胞的变形性,桔抗血小板凝聚因子作用。银杏叶提取物是一个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对脑缺血吋神经细胞产生的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可在改善脑供血的同吋,尽可能地保护脑组织受各种代谢毒物的损害,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宄显示,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说明联合座用舒血宁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协同作用,比单独应用舒血

7、宁注射液效果要好,两药通过降纤、抗凝、拮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抑制PAF活性、清除自由基和减轻再灌注脑损伤等作用,可改善脑梗死的症状和体征,减少致残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中华神经学会•血管分类、诊断要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j]&bulb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2】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吴江主编•神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