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应激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应激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ID:24636877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应激模型的建立及评价_第1页
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应激模型的建立及评价_第2页
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应激模型的建立及评价_第3页
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应激模型的建立及评价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应激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应激模型的建立及评价:张晓霞,吴学思,韩志红,米树华【摘要】目的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应激状态的大鼠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ethodsMale6000生理多道仪记录颈总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末压(LVSEP)、左室舒张末压(LVDEP)和左室收缩与舒张末压(±LVdp/dtmax)。1.3.4心肌组织形态学观察严格按照HE及VG染色步骤执行。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胶原面积/所测视野面积)。每个样本取5张切片,每张切片随机分析5个视野。1.3.5HO1mRNA表达的检测分别在脂多糖(LPS)腹腔注射后即刻及6、12、24h处死大鼠,

2、分离左心室,使用Trizol(50~100mg组织/mL)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进行扩增。条件如下:94℃预变性2min,然后以94℃45s、55℃45s、72℃45s循环32次,72℃延伸5min。HO1:上游:5′CGAAACAAGCAGAACCCA3′,下游:5′CACCAGCAGCTCAGGATG3′,产物长度308bp;βactin:上游:5′ATCTGGCACCACACCTTC3′,下游:5′AGCCAGGTCCAGACGCA3′,产物长度192bp。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扫描DNA条带灰度,以HO1与βactin的比值作为半定量指标。1.4

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各组结果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重复测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两组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学的分析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阿霉素腹腔注射2周后大鼠心肌发生坏死,HE染色示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大小不等、胞核着色加深;6周后模型组大鼠心肌坏死程度进一步加重(图1)。VG染色显示显著纤维化(图2),胶原容积指数增加(3.37±0.29vs.2.06±0.27)。2.3内毒素作用后两组大鼠心率、血压的变化腹腔注射LPS(0.2mg/kg)60min和120min时,与注射0min比,正常对照组大鼠仅

4、在60min时有心率增快,而在120min时心率与注射前比无显著改变;模型组大鼠的心率在注射后60min和120min时均较注射0min显著增快,但其血压仅在注射120min后有显著下降(表2)。2.4两组大鼠心肌HO1mRNA的表达情况模型组心肌HO1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腹腔注射内毒素后,正常对照组心肌HO1表达无显著升高,而模型组心肌HO1表达在内毒素注射12h时显著升高(表3)。表2内毒素作用后两组大鼠心率、血压的变化表3内毒素作用后两组大鼠HO1的表达3讨论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是心血管医师经常面对的问题。它不仅显著增加了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风险,更

5、伴随着心室重构的进一步发展,反复的失代偿形成心衰病程中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患者走向难治性心衰和死亡[1]。目前,尽管对心衰的神经体液机制和心脏重构的分子学机制已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尚不明确。例如失代偿时机体发生神经体液激活的机制、细胞因子系统在心脏重构中的作用等。生物学治疗模式虽然极大地改善了心衰患者的预后,但很多时候左室重构不能得到有效逆转。因此,对于心衰失代偿这样一种病理状态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基础研究。以慢性心衰应激状态作为研究对象,有利于更进一步阐明失代偿心衰时心脏的病理生理状态、分子学机制,以及在这种病理状态下对心肌的保护。本研究采用阿霉素注射制备大鼠心力衰竭模型[2

6、3],以HO1表达程度协助提示应激反应的发生。HO1亦称热休克蛋白32,与应激密切相关。热休克、重金属、低氧、氧化剂等多种应激因素均可诱导HO1的表达,使其酶活性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第6周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恶化,与文献报道一致,并且出现心肌的坏死和纤维化。内毒素可导致心血管急性反应及心肌内TNFα等表达的增加[45]。在此基础上,我们参照正常大鼠应激模型的制备方法[67],通过反复的预实验,最后选择LPS0.2mg/kg腹腔注射。结果表明,LPS0.2mg/kg腹腔注射对正常大鼠影响不显著,但可迅速导致心衰大鼠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应激蛋白HO1表达显著增加,

7、表现出明确的应激反应状态。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慢性心衰急性应激状态的大鼠模型,其操作简便,模型可靠,死亡率相对较低,可广泛应用于慢性心衰防治的基础研究。【参考文献】[1]MANNDL,BRISTOR.Mechanismsandmodelsinheartfailure:thebiomechanicalmodelandbeyond[J].Circulation,2005,111(21):28372849.[2]方显明,韦斌,郎中云,等.安心颗粒对阿霉素性心衰大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