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ID:2463754

大小:1.06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7-11-16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_第1页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_第2页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_第3页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_第4页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区域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一、概念1、区域平衡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为均衡;严格意义上的平衡增长例子:计划经济下可以人为实现;2、区域不平衡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较大,导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常态,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二、主要理论学说(一)R.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1953年《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不发达国家在供给、需求两个方面存在恶性循环,持悲观态度23低储蓄低收入低生产率低投资低收入低购买力l供给:低收入,低储蓄,低投资,低生产率l需求: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低生产率,低收入(二)新古典区域增长理论持与纳克斯相反观点: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2、根据需求和收益率;23倒U型曲线;关于区域增长差距缩小还是扩大的实证研究浩如烟海!发达国家区域不平衡较发展中国家小;发达国家增长速度慢于后起国家。3、但不幸的是:在现实经济实践中,打破贫困恶性循环是异常困难的!!!(三)缪尔达尔(GunnarMyrdal)23循环累积因果理论(CumulativeCircleandCausation)1、优势区域与非优势区域,与新古典不同,单纯的市场机制会导致,发展快的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发展更慢,循环累积。地理上的二元经济(geographicaldualeconomy),2、作用机制1)回流效应(backwasheffect):要素收益差异,从

3、不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但并不是无限制的,生产成本上升,交通、人口、污染等2)扩散效应(spreadeffect):抵消一部分差距回流效应>扩散效应233、政策建议初始阶段不平衡战略;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政府政策和制度建设,减弱不平衡。(四)A.O.赫希曼(Hirshman)1、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增长会围绕最初增长点而集中2、作用机制极化效应(polarizedeffect),对应于回流效应涓流效应(trickling-downeffect),对应于扩散效应233、政策主张为了有效配置资源,应实行区域不平衡增长战略。与缪尔达尔不完全相同更突出特点在于理论扩展

4、:产业部门不平衡,linkage(五)约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核心边缘论1、城市与区域规划学家,区域不平衡具体空间化2、熊彼特创新,经济增长来自创新,变革中心;核心区,边缘区;权威-依附关系;233、区域经济发展四个阶段:-工业化前-工业化起始-工业化成熟-后工业化;23(六)佩鲁增长极理论1、增长极理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性,该理论的关键思想来自FrançoisPerroux,他在1955年的名作(“NoteontheConceptof“GrowthPoles””)中公开介绍了增长极的概念。之后,23该理论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期间产生了几个类似的概念,

5、如E.Dahmen的“developmentblock”,W.Isard和E.W.Schooler的“industrialcomplex”。该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无数学者的补充和扩展,这也同时弱化了增长极最初的概念,Perroux的“clusterofindustries”逐渐被更好的概念所代替,广义来看,增长极指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的集聚(RICHARDSON1978,165)。2、尽管如此,这一理论的基本思路几乎保持着当初Perroux的而一直未变:“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增长明显地呈点状或极状,具有不同的密集度;增长通过不同的渠道辐射,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最终影响效果”(PERR

6、OUX1955,94)。23这些思路的理论基础是Perroux关于主导经济理论的思考:社会是一个异质性的综合体,在主导经济和被主导经济之间存在不对称的关系,经济增长就是由在经济上和空间上起主导作用的经济体所领导的、具有不对称关系的动态过程。3、增长极理论的关键要点是:经济增长不是均质的,而是根据部门、产业门类和地区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速度,因而常常伴随着区域极化的现象。熊彼特创新,经济增长来自创新,变革中心;某些起主导地位的部门或者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产业门类(Perroux称之为“23发动机产业”),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发展成为具有高度规模经济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增长极。增长极本身

7、增长迅速,同时对周边区域产生促进效应。4、增长极理论是对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和地理上非均质化这一现实的经验描述和总结,是与均质增长这一新古典传统的决裂,通过空间变量的引进丰富了原本抽象的经济分析。在60年代和70年代,该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发达国家都得到广泛的应用(PERROUX1985,48)。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广泛应用23,四个特区,上海浦东5、不过,通过增长极来促进和改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