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ID:24638684

大小:8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_第1页
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_第2页
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_第3页
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刘翠芳云南省玉溪市矿业医院检验科6531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D-二聚体(D_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肌钙蛋白I(clnl)等心肌标志物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的60名非心血管系统疾病病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D-D、NT-proBNP、CK-MB、clnl等各项心肌标志物水平以及单项阳性检出率以及联合多项心肌标志物检测阳性率。结果:实验组

2、患者D-D、NT-proBNP、CK-MB、clnl等各项指标检查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D、NT-proBNP、CK-MB、clnl联合联测阳性率(94.2%)明显高于以上单项标志物检测阳性率62.8%、67.4%、55.8%、58.1%,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检测D-D、NT-proBNP、CK-MB、clnl等心肌标志物水平进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对于早期鉴别、诊断心肌梗死患者只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临床意

3、义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急症,異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及早诊断,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特别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因此,早期确诊难度较大。寻找一种特异性、敏感性都比较高的辅助诊断手段是临床非常观注的重点。近年来,很多学者研究表明[2],心肌损伤血清标志物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检测D-二聚体(D_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肌钙蛋白I

4、(clnl)等心肌标志物的诊断价值,木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60名健康正常人上述四个指标的变化情况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病理学检查等确诊属于急性心肌梗死。86例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27例;患者年龄最大76岁,最小36岁,平均年龄(60.3±14.3)岁;胸痛持续时间最长74h,最短0.7h,平均持续时间(22.4±10.3)ho同吋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的60名非心血管系统疾病病人作为对照组,所

5、冇入选对象并没冇合并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2岁,平均(27.4±2.6)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并没有很大区别(P>;0.05),可比性较高。1.2方法本次检验仪器选用三菱全自动微粒子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由日本公司生产),检验试剂选用配套试剂。实验组患者在入院12h以内抽取5ml肝素抗凝血,并II放置在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分离上层血浆待检。对照组在健康体检当天采集5ml空腹静脉血,冋实验组患者相冋的方法分离血浆,同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D_D)、

6、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肌钙蛋白I(clnl)等相关指标水平。1.3评价标准各项检查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如下:D-D:<0.535ug/ml;NT-proBNP:<125pg/ml;CK-MB:<5.00ng/ml;dnl<0.03ng/ml。1.4统计学处理本次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8.0,两组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采用%表示两组计数资料,通过X2进行检验,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2结果2.1两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情况对比

7、。实验组患者D-D、NT-proBNP、CK-MB、clnl等各项指标检查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表1两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情况对比(X±S)3讨论近年来,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随着对心肌损伤标志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不断出现到了新的标志物,cTnl、NT-proBNP、CK-MB、D-D等都是0前比较常用的几种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都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诊断价值。一般情况下,患者发病后4-8h,cTnl表达会逐渐增加,24-48h其浓度会达到峰值,7-14d后会逐渐恢复

8、正常。CK-MB在鉴别、诊断心肌损伤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且高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