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探索生命的方法》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上)

生物 .《探索生命的方法》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上)

ID:24645126

大小:276.2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5

生物 .《探索生命的方法》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上)_第1页
生物 .《探索生命的方法》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上)_第2页
生物 .《探索生命的方法》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上)_第3页
生物 .《探索生命的方法》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上)_第4页
生物 .《探索生命的方法》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 .《探索生命的方法》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编号:课题:2.2.2、探索生命的方法班级:姓名:学习目的:知识目标:1、了解常见探索生命的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2、学会设计对照实验。能力目标:提高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学习重点: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检其过程学习难点:尝试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会有一些生物学上的疑问,如人为什么会长高?鸟为什么会飞?请写出一个自己的疑问在下方空格内。:完成学习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知识点拨任务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有观

2、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常用的工具有显微镜和放大镜;科学探究都要有严格的记录。任务2:阅读书本25页码上的内容,感受书本对于“蛆从哪儿来”这样问题的探究过程,并讨论科学探究方法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任务3:根据书本26页提示总结出这个问题探究的过程,并实施其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分工合作)(1)制作计划:选面积一样的玻璃板和硬纸板,大小差不多的蚯科学探究常用的对照实验有一些原则:(1)单一变量:一次实验只允许一个变量。除变量外、其它条件都必须相同。(2)多数多次原

3、则:为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情况,实验生物要准备多个,多组;一般对实验结果取平均值。蚓,使蚯蚓分别在玻璃板和硬纸板上爬动,观察记录现象。(2)实施计划:及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表格、文字)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任务3:整理并清洁实验场地,关好门窗。放生蚯蚓。蚯蚓前端有白色的环带,腹面有刚毛,手抚摸可感觉到较为粗糙。实验过程中应保持蚯蚓体壁湿润,因为蚯蚓用湿润体壁呼吸。实验出现这种结论是正确的,因为在硬纸板上蚯蚓的刚毛在起支撑和固定的作用,移动容易,而在玻璃板上由于玻璃光滑,刚毛无法支撑和固定身体,移动

4、比较困难。知识梳理、盘点收获(我努力、我成功!):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2、对照实验的一般原则有:、。出题评测(我当小老师!):自主评测(相信你、一定行!):1.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学生实验方案甲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乙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丙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

5、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丁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A.甲B.乙C.丙D.丁2.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温度对鼠妇的影响,下列设计中正确的是()A.用一只健康的鼠妇做实验材料B.统计的次数为一次,但一定要认真操作C.设计对照组,除温度是变量外,其它各项都一样D.需要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3.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实验变量是()A土壤的湿度B温度C土壤的湿度和光照D

6、光照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花盆阳光温度水A向阳20℃充足B暗室30℃充足A、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向阳的地方B、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暗室里C、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5.生物小组探究“水质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应当设计一个什么科学的变量:A生长状况不同的蝌蚪B不同的水质C不同的饵料D不同的温度6.分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问题:①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广口瓶中(如图),其中甲广口瓶不

7、封口,乙用布封口。②数日后,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并在甲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苍蝇的幼体),用布封口的乙瓶内则没有。(1)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的原因是。(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3)你对甲瓶腐肉上出现了蛆的解释是。(4)你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鼠妇适合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土壤的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1)土壤的潮湿程度、潮湿、干燥(2)潮湿、干燥、平均数我的疑问:课后准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