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咽解毒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利咽解毒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ID:24656556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利咽解毒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_第1页
利咽解毒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_第2页
利咽解毒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_第3页
利咽解毒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_第4页
资源描述:

《利咽解毒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利咽解毒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利咽解毒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利咽解毒颗粒功能主治:具有清肺利咽,解毒退热的作用;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痛、咽干,喉核红肿、两腮肿痛,发热恶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IIIC规定当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因此,我们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的常规法对利咽解毒颗粒进行了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回收率的试验。  1材料  1.1样品  利咽解毒颗粒(生产厂家: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0090

2、732、10090931、10090932。  规格:每袋装6g(无蔗糖,相当于饮片19g)。  1.2仪器设备  脉动真空灭菌柜,型号XG1.U(本文由.LCC(B)26003];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黑曲霉菌[CMCC(F)98003];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菌液制备方法  分别取经33℃培养24h的金黄色葡萄球、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营养肉汤液体培养物1ml,加入至9ml0.9%无菌NaCl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ml的菌悬液,备用。  取经25

3、℃培养48h的白色念珠菌改良马丁液体培养物1ml,加入至9ml0.9%无菌NaCl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6约为50~100cfu/ml的菌悬液,备用。  取经25℃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3~28℃培养5~7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用塞有脱脂棉的弯型针头注射器吸出孢子悬液,再将脱脂棉去掉,将孢子悬液移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50~100cfu的孢子悬液,备用。  3供试液制备  取样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

4、-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振摇溶解制成1:10供试液。  4回收率实验方法与结果  4.1验证试验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  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稀释剂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占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的百分率)应均不低于70%。若试验组的菌回收率(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的值占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的百分率)均不低于70%,照该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计数法测定供试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若任一次试验中试验组的菌回收率低于70%,应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离心沉淀法、薄膜过滤法、中和法等方法或联合使用这些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

5、并重新进行方法验证。  4.2供试品对照组:取1:10的供试液,每个平皿中加1ml,共加4个平皿,2个加入营养琼脂培养基,2个加入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每个平皿加入培养基约20ml,摇匀,放冷凝固。细菌置33℃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霉菌(酵母菌)置25℃培养120小时计数。  4.3试验组:取1:10的供试液1ml和上述2.菌液制备中制备好的5种菌液1ml,分别加至平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约20ml,摇匀,放冷凝固。细菌置33℃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霉菌(酵母菌)置25℃培养120小时计数。  4.4菌液组:取与试验组相同的5种菌液1ml,分别加至平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培养

6、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约20ml,摇匀,放冷凝固。细菌置33℃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霉菌(酵母菌)置25℃培养箱培养120小时计数。结果见下表:  4.5稀释剂对照组:取稀释剂1ml和上述制备好的阳性对照菌液1ml,加至平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约20ml,摇匀,放冷凝固。细菌置33℃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霉菌(酵母菌)置25℃培养箱培养120小时计数。  5讨论  根据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1)稀释剂对照组回收率试验均大于70%,说明稀释剂对测定无干扰(2)采用平皿法检验供试品,人工污染5株代表菌株,该供试品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7、的回收率试验均高于70%,无明显抑菌作用。所以利咽解毒颗粒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检验时可以采用常规平皿法进行检验计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