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液采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有效防范措施

浅析血液采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有效防范措施

ID:24660850

大小:56.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浅析血液采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有效防范措施_第1页
浅析血液采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有效防范措施_第2页
浅析血液采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有效防范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血液采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有效防范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血液采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有效防范措施郑婉红温岭市松门镇卫生院(浙江温岭317511)[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3)05-77-02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手段,但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木,需患者、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共同配合。现代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伍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部分。分析中和分析后检验质量控制己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相当重视。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既采血前的准备检验结果可受到生理、情绪、运动、药物

2、、饮食、体位等多因素的影响,却往往受到忽视,尤其是标木采集上的缺陷常给后续的检测工作带来直接的影响,笔者结合工作,就不规范血液标木的采集导致检验结果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有效的预防,杜绝不规范标木的发生。1不规范标木对血液检测的影响:如果医护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标木釆集的时机不当,标木送检不及时,不仅影响了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干扰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甚至造成误诊、漏诊,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伤害。1.1原因分析:1.1.1血液采集操作不规范。1.1.1.1标木溶血。这是最常见不规范标木.这主要是由于:采集血

3、标木时来回穿刺,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或是釆血时空气进入注射器,产生气泡,发生溶血。也可能是采集速度过快,注管时不拔下针头猛力注血,结果红血球经针头挤压破碎溶血。也有一些是为增加血流而挤压穿刺部位或在皮肤上直接取血。还有少数是注血后试管晃动过于猛烈,也会造成标木溶血。这样的标木常常导致红血球总数明显降低,由此换算出的常规各项指标均出现异常结果。由于标木溶血而造成钟、丙胺酸基转氨酶等的偏高,该类影响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影响较多。1.1.1.2标木凝血。这类样木主要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没有严格控制抗凝剂与血量之

4、比,抗凝剂浓度会改变血细胞的形态大小,这些改变会使血常规检验吋有核细胞的计数得出错误结果;或是注混匀标本,抗凝剂与全血混合不均,造成凝血,包括闪眼观察不出的微小凝集。1.1.1.3血液标本抽取地方错误。此类错误主要表现在对输液患者的同侧和对侧采血的生化结果右明显的影响。而这往往是由于在输液或输血的针头处直接抽取标本所致。1.2血液采集时机不规范。这类错误常常表现在:在患者刚进食,就采集血生化标本,标本中的甘汕三酯增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胆红素、无机磷、钙、钠和胆同醇均增加左右。饮酒和高脂、高蛋

5、白进食后多数人尿素、血氨等都会增加。还奋一些是在患者做完运动就采集血生化标本,此吋丙酮酸和乳酸可迅速增加,剧烈运动可使碱性磷酸酶、白蛋白、糖、尿素、尿酸、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升高一倍以上。1.3血液标本未及时检测。血液中奋些项S奋严格的吋间依赖性,如血氨、乳酸、血小板、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等。标本储存吋,血细胞的代谢活动、蒸发、升华作用、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气体扩散等,直接影响标本的质量,使检验结果失真。2防范措施:2.1标本米集前的准备工作和米集时的注意事项:2.1.1很多生化成分受膳食影响

6、,因此,采血前要确认病人是否空腹。2.1.2避免充血和血液浓缩:采血时应动作迅速,尽可能缩短止血带使用吋间。用止血带压迫吋间最好不超过半分钟,否则将使生化结果升高或下降。2.1.3若病人正在进行静脉输液,不宜在输液冋侧手臂采血;若女性病人做了乳腺切除术,应在手术对侧手臂采血。2.1.4采血的体位:体位改变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血液中的许多指标发生改变。一般采取直立位采血,对于静脉采血,因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的分布应取坐位,因此,采血吋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坐位或卧位),以及体位的一致性。2.1.5

7、采血吋只能向外抽,决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注入空气,形成气栓而造成严重后果。2.1.6防止溶血:造成溶血的因素冇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穿刺不顺利,组织损伤过多;淤血吋间过长;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吋未取下针头或注入速度过快产生大量泡沫;震荡过于剧烈等。若用普通注射器采血后,未取针头直接将血注入真空管内,也易造成溶血。体内溶血属合格标本,但应在报告单上注明。2.2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以免静脉阻滞导致甘油三酯增高。抽血后应将抗凝管及时颠倒数次,防止出现小的凝块及溶血;血气分析抽血时注射器内

8、不能有气泡,抽血后立即用小橡皮密封针头,隔绝空气;标本采集后放置吋间不得超过2h。临床医师和采血护士应及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和检测0的与意义。采集护士自身应根据检验0的准备好物品和容器、标签及患者信息,明确采集标本量、选择正确的采集方法,同吋做好自身准备。2.3标本采集后的注意事项。要严格做好查对制度。对采集好的标本要及吋送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