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的意义

浅析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的意义

ID:24661003

大小:69.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浅析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的意义_第1页
浅析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的意义_第2页
浅析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的意义_第3页
浅析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的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的意义崇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成都611230【摘要】目的:研宄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以及院前护理组,每组32例。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性急救护理,院前护理组行院前急救护理,通过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病例、抢救以及溶栓时间等指标。结果:院前护理组抢救时间以及溶栓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数据差异经过统计学计算有意义(P<0.05);院前护理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

2、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质量以及存活率,减少抢救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配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意义我院进行了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的效果研究,并取得良好成果,现进行汇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7只期间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以及院前护理组,每组32例,常规护理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介于36-58岁,平均(47.4±

3、4.1)岁;院前护理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介于37-60岁,平均(49.4±4.3)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故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1.2方法常规护理组:该组患者均由家属或其他人送入医院,未经过院前急救。院前护理组:该组患者均由家属或其他人拨打急救电话,由医院派出救护车将患者送入医院,已经过必要的院前急救处理以及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①急救物品准备,首先保证急救车内的急救设备运行状况良好,将急救药品准备齐全,数量足够,II药品摆放位置固定,避免在紧急吋刻在找药品吋耽误吋间,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吋需要备好“一包药”

4、(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洛180mg),药品设备等急救物资需要有专人管理,将交接班职责进行进一步明确,通过急救电话确定患者的情况以及地址,应在电话接通3分钟内出诊;②院前急救,急救人员到达患者病发现场后需迅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向患者或家属了解其发病原因,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患者血压、心电、呼吸以及血氧饱和护理,进行心电图检査,在发现心电图中有ST-T段提示升高吋,为患者服用“一包药”紧急救助,冋吋除颤仪的摆放位置应在极苏明显且方便拿取的地方,以提升患者出现室颤吋的快速抢救;若患者出现心跳和呼吸停止情况应进行心脏复苏术,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以及尿量情况,注意记录

5、;③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遵循医嘱为患者行硝酸异山梨酯、肾上腺素等药物;④经过现场抢救后需安全的将患者转运至冋医院急诊科室,并邀请心血管科进行会诊,若患者需要溶栓的患者使用纤溶酶进行溶栓,并观察患者经过溶栓后的血压情况、患者意识状态、是否出现血尿情况、其眼睫膜内是否出现渗血情况以及患者皮肤表面是杏出现淤斑等;而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应及吋送往省医院胸痛中心;⑤冋访,患者接受治疗且病情稳定后需要定期进行冋访,以了解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情况以及不适症状等。1.3临床观察指标①血管再通率以及患者死亡情况,其中血管再通评定标准满足下述任意两项指标均可:患者胸部的持续性疼痛在2h内奋明显缓

6、解或消失,患者心电图St-t段检查冋降率在2h内超过1/2,患者血清CK-MB峰值提前至少在其发病后的14h内。②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时间。1.4统计学方法本组针对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的效果研宄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计量资料则以(±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吋,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2结果2.1血管再通率以及患者死亡率院前护理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层面的意义(P<0.05)

7、;iL院前护理组患者死亡率虽低于常规护理组,但是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表1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和死亡率比较(n,%)3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是至人体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症状[1】。临床症状多伴有剧烈、持久性的胸骨后疼痛,仅通过休息无法完全缓解,此外该疾病还伴有血清心肌酶生物活性升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等情况,具奋病情凶险,发病急等特点[2],根据相关报道称大约有1/2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在发病1小吋之内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