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学反思”想到“学生反思”

由“教学反思”想到“学生反思”

ID:24662742

大小:59.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由“教学反思”想到“学生反思”_第1页
由“教学反思”想到“学生反思”_第2页
由“教学反思”想到“学生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由“教学反思”想到“学生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由“教学反思”想到“学生反思”王晓红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锦江小学318020摘要:反思是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等进行质疑、探索、发展、创新的思维活动,是对问题的再认识,它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性学习的重要表现,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我们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积极创造可供学生反思的时机,在新知学习、方法探索、学习评价、作业评价等各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反思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词:学生反思能力《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作为一

2、线教师,我们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反思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积极创造可供学生反思的时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等进行反思。一、在新知学习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反思能力在数学新知学习前,我们积极创造合适的条件,通过适当的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在记忆中搜索,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的内容、类似的情境、类似的方法,加强新知与旧知的联系,从而领悟到学习新知的探究方法。二、在新知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反思能力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

3、我是如下安排的: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各一个。想一想:怎么能够分出两个面积和形状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面积是多少?2.在学具中选出两个三角形,你能拼出什么图形?三角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结合第1题,你能说说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叼?3.现在有一个三角形如右图,你能说明你的计算方法对它也是适用的吗?当学生探索、体验了不同的方案后,再引导学生反思:从刚才的探究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这种思考方法对自己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启发?通过亲身体验、反思,从而获得了统•一的有价值的数学模型,也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这些不同的侧

4、面,多角度地思考、体会探索的方法与策略,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加强了数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沟通,提高了进行数学活动的能力。三、在教学评价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反思能力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体积》的复课时,我出示了下面一道题:有一个零件,由一个圆柱与圆锥组成,如下图,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指名一学生板演,解答如下:3.14×()2×12+3.14×()2×12×=3.14×9×12+3.14×9×12×=339.12+3

5、.14×9×4=339.12+113.04=452.16这吋我不加评判,请一个同学来作点评。这个同学说:“他的列式、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但这样计算太麻烦,你为什么不用3.14×()2×12×(1+)?”板演的学生想了一会儿,解释说:“你这样列式虽然计算方便,单不容易理解,我的一看就明白,我们各有优点。”学生在评价与解释中优化了方法,内化了知识。不冋的学生对于冋一问题的解答常常不是完全相同的,在学生对问题作出解答后,教师不要急于评判,把“判官”的人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获

6、取知识的经历与已有的知识基础,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对他人的解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四、在作业评价中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反思能力许多学生写作业吋以完成为满足,检查验算的A)惯很差,或面对错误看不出来,或看到错题拿起橡皮就擦。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差,反思意识薄弱,反思能力低。针对这种现状,我改革作业的评价方式,对于过程与结果全部正确的题0打上“&radiC;”,对于解答错误的题0,在题S旁边打上“?”,对于学闲生,则在错误的这一步打上“?”,0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老师的批改符号或提示进行反思。同吋建立了“短信交流”制度,学

7、生每人一本“反思集”,将“我在哪里处理得比较好”、“我这题错在哪里”、“我的方法好不好”等写出反思“短信”,在同学与老师之间交流。通过反思,不仅提高了思辨能力,而II为进•-步学习,作好了思维与心理上的准备。总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反思,鼓励学生反思,并巧妙地利用反思,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II将影响他一生的学习、研究与创造,从而受惠终生。参考文献[1】张天孝小学新思维数学的研究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鲍建生等数学学的心理基础与过程.上海教育出版社

8、,2009。[3】杨永如新课标下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时代教育,20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