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ID:2468044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_第1页
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_第2页
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_第3页
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_第4页
资源描述:

《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摘要】近年来,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实践性与社会价值的稳步提高可以有效促进教育内容的落实。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是现代工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从课程教学研究特点上看,还是从教学思想上看,其工程意识、教学主导作用都非常特殊。  【关键词】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61-01  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初期所学的一项基础性课程,该课程研究的是金属材料与材料热加

2、工工艺的发展问题。金属材料、功能材料以及其他新能源材料在使用性能上都存在明显不足,所以在教学中应系统整合并对教学模式进行加工处理。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的设定4  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教学课程存在三大基础内容:金属材料解析、热加工工艺研究以及机械加工工艺发展。在这些内容中,如何让学生掌握热处理技术是关键。热处理作为一种物质载体性能非常好的机械加工模式,其教育价值显著。所以针对高职大专类院校而言,应当切实落实相关教材项目,将课程定位侧重于机械类、工程类专业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活动为辅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项目。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选

3、用正确的学习方式,告知学生如何针对不同金属材料选用不同的热加工方法,提高学生对热处理技术的掌握能力。  教学目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让学生熟练掌握各金属材料的应用性能,并结合实际操作情况对技术的应用重点、难点进行深度剖析;(2)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了解金属材料、热加工处理技术基础知识结构的同时,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特点  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教材内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从介绍金属材料、成分、组织、结构角度让学生充分掌握铸、锻、焊等加工工艺,同时学生在记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还应选择恰当的热加工

4、工艺。材料的基础内容以及应用性能对热处理技术的影响作用极大,如果材料在热处理技术实施过程中出现变形现象,学生应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用恰当的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分析。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涵盖的内容较为宽泛,知识结构复杂,术语概念多,教师应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感受到其规律性、实质性特征的同时,深入知识组织结构中,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实践与改革建议  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教材中突出的是金属材料选用与热处理技术两方面内容,两种不同知识体系是存在一定关联性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应抓住两种知识体系的

5、关联性,以金属材料成分、状态、组织、性能四个要素为主要基础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1.规范教学行为4  在进行课程调研过程中,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专业课程的教材理论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鉴于其特殊的教育地位和作用,教师在进行学科研讨时,应针对具体教材知识体系改革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并围绕新修订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创建具有高效性的教材编撰计划,引入先进教学思想,将新型金属材料内容编入教案中,突出教材的实践作用,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中尽快掌握知识。  2.整合教学内容,体现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和任务确定之后,教材还应从知识体系上进行

6、调整和修复,对讲授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挖掘其与实践活动的关联点,抓住教学重心解决教育难题。同时,突出新技术、新工艺的特点,整合书面教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分配比重,尽可能结合实际工程内容。  3.丰富教学资源  运用生动的教学影像资料,直观展现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以及热处理技术的应用重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记忆金属材料性质以及热处理技术相关内容。教师还可根据教学进程表,实时调整教学内容,或将教学课件以多媒体文件的形式传到校园BBS系统平台上,方便学生及时查阅、学习。  四结论  虽然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但教学建

7、设的滞后依旧不利于机械类专业教学的发展,所以应及时更新教材,加强新型教学设施建设,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4  [1]徐道芬、杜春平.《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广西轻工业,2012(23)  [2]黄应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法的选择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2(4)  [3]王吉会、刘家臣、郑俊平等.“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S1)  〔责任编辑:李爽〕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