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研究

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研究

ID:24680797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研究_第1页
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研究_第2页
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研究_第3页
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研究_第4页
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研究林志銮a,王欢a,郑小珍a,赵春天a,许原b(武夷学院,a.福建省高校绿色化工技术重点实验室/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b.茶与食品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摘要: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L),微波功率540W,微波时间7min。在此条件下,茶毫多糖的提取率为6.89%。浓度为0.22mg/mL的多糖溶液对·OH的清除率达到38.40%,茶毫多糖对·OH的清除率随多糖浓度的增

2、加而增大,白毫银针茶毫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关键词:白毫银针茶毫;茶多糖;抗氧化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0439-8114(2015)03-0665-03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属于白茶类,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1]。它色白如银,形状似针,遍披白毫,香气清鲜,滋味鲜爽微甜,汤色呈浅杏黄色[2]。茶毫也叫茶毛,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这个指标在很多情况下作为白茶茶叶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3]。茶毫不仅对茶叶外形有显著影响,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加工工序后茸毛中的内含物质在

3、冲泡茶叶时也会溶于茶汤中,不但能增进茶汤滋味,而且会使茶汤产生“白毫满披”的现象。因此,成茶是否显茶毫是评定白毫银针品质的主要特征之一。化学成分与茶叶品质关系密切,关于茶的研究都有介绍茶叶的化学成分和感官审评,如香气成分[4,5]、茶多酚[6,7]、茶多糖[8-12],但较少对其茶毫单独进行研究,茶毫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不明确。茶多糖易溶于水,并且水提取具有价格低、无毒、安全的优点。为此,本试验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优化茶毫多糖提取工艺,为研究茶毫与茶叶品质的关系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白毫银针茶毫干品,烘干粉碎

4、后过60目筛,备用。三氯乙酸、正丁醇、苯酚、98%硫酸等试剂,均为分析纯。1.2主要仪器UV-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SYC-15型超级恒温水浴锅(南京桑力电子设备厂);WG900CSL123-K6型微波炉(格兰仕集团);H2050R型低温高速台式离心机(湘仪实验室开发有限公司);WK-400A型高速药物粉碎机(青州市精诚机械有限公司);BSA224S型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HB-Ⅲ型循环水式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茂有限公司)。1.3试验方法1.3.1标准曲线的绘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葡萄糖的含量[13

5、,14]。准确称取葡萄糖0.0200g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定容,即为0.2mg/mL葡萄糖标准溶液。取2.0mL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依次取0.4、0.8、1.2、1.6、1.8、2.0mL葡萄糖标准溶液,用去离子水补足至2.0mL,在7个样品中均加入1.0mL6%的苯酚,5.0mL98%H2SO4,静置10min后摇匀,室温放置20min,定容到25mL。然后测定490nm波长处的吸光度。1.3.2样品含量的测定取试验所得的茶毫多糖溶液0.50mL,按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进行样品检测,通过线性回归计算茶毫多糖含量。茶毫多糖提

6、取率公式如下:1.3.3单因素提取试验准确称取白毫银针茶毫样品1.000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去离子水(1∶10、1∶15、1∶20、1∶25、1∶30)(g∶mL,下同),在一定功率(180、360、540、720、900W),一定时间(5、6、7、8、9min)下进行微波辅助提取茶多糖,将提取液进行减压抽滤和减压旋转浓缩,将浓缩液与三氯乙酸试剂按照体积比为1∶1混合,在10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5min,取上清液,定容至10mL,得到茶多糖提取液,备用。本试验共考虑3个单因素: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通过

7、单因素预试验得出最优的单因素条件,进行正交试验。1.3.4正交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试验因素和水平如表1所示。1.3.5羟基自由基的清除取7支试管,分别加入pH7.4的磷酸缓冲液1.00mL,浓度为6.00mmol/L的FeSO41.00mL和5.00mmol/L的邻二氮菲0.50mL,混合均匀后,取其中2支试管分别作为损伤管和未损伤管,往另外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00mg/mL的多糖溶液1.00、1.20、1.40、1.60、1.80mL和0.01%H2O21.00mL,损伤管和未损伤管不加多糖溶液,未

8、损伤管不加H2O2,用蒸馏水补足体积,37℃保温1h,测定其在536nm处的吸光度,平行测定3次。维生素C对照试验:将上述试验中多糖溶液改为维生素C溶液即可,测定吸光度值,记录数据。对羟自由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