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技法4结构移植

发明创造技法4结构移植

ID:24682346

大小:66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1-16

发明创造技法4结构移植_第1页
发明创造技法4结构移植_第2页
资源描述:

《发明创造技法4结构移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结构移植小典故竹蜻蜓和直升飞机竹晴蜒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玩具。用竹片削成螺旋桨形状,插在一圆杆上,手搓动圆杆快速旋转时,螺旋桨就可飞上天。明代传入欧洲,法国人称之为“中国陀螺”。1939年,美籍俄国人西科斯基制造出一架“VS一900直升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实用型直升机,就是由一大一小两个“竹晴蜒”组合而成。要广泛研究事物本身的结构,寻求开发它的应用领域,从而去进行创造发明。用于缝衣服的线移植到手术中,出现了专用的手术线;用在衣服鞋帽上的拉链移植到手术中,完全取代用线缝合的传统技术,“手术拉链”比针线缝合快10倍,且不需要拆线,大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结构移植法是指把一领域的

2、独特结构移植到另一领域而形成具有新结构的事物的方法。在利用结构移植法时,要从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结构形式或结构特征部分地或整体地运用,寻求应用他物的合理结构。要广泛研究事物本身的结构,寻求开发它的应用领域,从而去进行创造发明。工具箱许多发明创造实际上是形态特征的创造,物体的功能往往是从结构上体现出来的。当某一事物的结构、功能与待要发明的事物所需功能相近时,该结构也许就能满足目标的使用功能,正是这种相似性的存在,为结构移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物体的功能往往是从结构上体现出来的。天津市耀华中学李畅发现,普遍使用的自动铅笔铅芯长从60毫米到120毫米有多种,使用中被浪费残芯约从6毫米到17毫米不等

3、,约有十分之一。因此研制残芯量在1毫米以下的自动铅笔。自动铅笔结构基本相同,笔的内部有弹性阻尼环,以此维持离开卡头的铅芯不至于脱落,但弹性阻尼环离出铅端口6毫米以上,造成残芯的长度约在15~17毫米。李畅发明的《微残芯自动铅笔》,采用了结构移植发明技法,将阻尼环由内置变为外置,变成一个胶管7的形状,并在铅芯护管6靠近端口1毫米处切削如开口8,将胶管7套在开口8上,进入到铅芯护管内径中的胶管内边儿会对铅芯形成阻尼。当正常使用的铅芯还剩约1毫米时,才被后面跟上的铅芯顶出铅芯护管6,随即后面的铅芯只需按动一下便可正常使用,不仅节约了还较前更方便了。多功能教室光强自控装置:本发明是2008年12月

4、第六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铜奖作品,一种能够通过人体感应、光强感应来自动控制教室内光线强弱,并兼有其它功能的装置。该发明部分采用了“结构移植法”,将电动窗帘的结构移植其中,以解决使用窗帘来控制教室光强的问题:当光线从正常增强到很大时,教室窗帘自动合上;当光线从较强逐渐减弱至正常时,教室窗帘自动打开。思考题一、认识状态通过网络、图书等方面的资料收集,谈谈你对结构二字的认识。二、认识方法请举发明实例说明什么是结构移植法。三、实践项目你能否运用结构移植法进行一些发明设想,并尝试完成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