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ID:24699433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5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_第1页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_第2页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_第3页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_第4页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32人,优秀生5人,中等生21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6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认真,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只有少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较为潦草。本班学生比较活跃,自制能力差,教师在抓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学习。大部分学生在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有所提高,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

2、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具体分析:  1、认知方面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掌握了初步统计、图形知识,进行了简单的数学实践活动,掌握了简单的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平均,尖子生较少,学习困难生比较多。  2、情感方面  大部分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表现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

3、。但还存在以下缺点:  个别学生对待学习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习,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  部分学生由于父母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这些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上课开小差,作业马马虎虎完成。  二、学期课程目标  (一)认知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

4、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

5、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统计表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情感方面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和课程资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6、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减负提质的措施  1、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给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  2、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基础上获得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3、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

7、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发挥个别学生的特长,培养数学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