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

ID:24700545

大小:71.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_第1页
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_第2页
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_第3页
资源描述:

《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李丽娟张海燕(四川省南充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000)【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3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利用抑郁自评量表(DSD)、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疗效评价。分别记录干预前、干预后7天和干预28天的DSD、S

2、AS、HAMD和HAMA指标,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干预7天后的DSD、SAS、HAMD和HAMA均减少。对照组和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28天后两组患者的DSD、SAS、HAMD和HA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伴焦虑症状患者疗效明显,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患者从新认识自我,提高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关键词】抑郁症焦虑护理干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病理原因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

3、要特征的一类精祌障碍疾病,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该病患者多数反复发作,经过调理和治疗后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中有60%-90%伴有焦虑症状[1]。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预后差。通过对抑郁患者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2]的39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12

4、—46岁,平均(21.4±5.21)岁,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24.5±5.5)岁;干预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0.0±6.0)岁,两组患者的DSD、SAS、HAMD、HA.MA、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干预组在一般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与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以患者能接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教育,让患者可以正确的评价自己,重拾信心,敢于面对问题,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5、[3】。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2.1提供安全舒适的诊疗环境通过环境的改善例如柔美的音乐,室内装饰温馨,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放松。1.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的倾听患者的心声,用积极鼓励的话语和患者交谈,对苏心理支持和关心,使患者讲出心中的焦虑和感受。建立患者信赖的护患关系。1.2.3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重新认识自我加强健康宣教,提供信息支持。通过心理疏导,矫正患者不正确的认知,减轻患者的逆遇和痛苦,提高自信心。鼓励患者学会自助和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1.3观察指标护理干预前、干预后第7天和第28天分别

6、测定两组患者的DSD、SAS、HAMD和HAMA。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plUSmn;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检验,以P<0.05为差异右统计学意义。2结果同组干预后第7天DSD、SAS、HAMA和MAMA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第28天后干预组DSD、SAS、HAMD和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I、表2。3小结本组调査结果显示通过对患者进行冇效的

7、心理干预,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通过心理、社会干预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治疗,加强院外护理措施,是治疗抑郁患者的首要选择[4】。心理干预治疗就是做患者的朋友,通过倾听患者的心声,做他们的“冋声版”和“汇报对象”,即倾听和反砬他们的不同观点。帮助患者找出病因,消除疑虑,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变患者歪曲的认知方式,达到改善情绪的0的[5】,提高自信心,重建患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参考文献[1】国班峰,薛志敏.抑郁症与焦虑共病U].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4):232—234.[2】中华

8、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主编.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69—70.[3】肖淑贞,李引玉,郭明珍,等.精神科护理概论[M].北京;华杏出版股份冇限公司,1998;210.[4】李小妹.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0〜357.[5]傅安球.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国家职、Ik资格二级)[M].上海;华东师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