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含量分析解析方法.doc

碳酸盐含量分析解析方法.doc

ID:24702146

大小:98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碳酸盐含量分析解析方法.doc_第1页
碳酸盐含量分析解析方法.doc_第2页
碳酸盐含量分析解析方法.doc_第3页
碳酸盐含量分析解析方法.doc_第4页
碳酸盐含量分析解析方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碳酸盐含量分析解析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碳酸盐含量分析一、碳酸盐含量分析原理1、气体体积测量CaCO3+2HCL→CO2↑+CaCL2+H2O100g+73g→22.41(0℃,一个标准大气压)1g→224ml(0℃,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在t℃时,所得到的体积就应该用下式进行计算:Vt=Vo×(1+t)=224×(1+t/273)举例来说,在20℃时,1gCaCO3与足量HCL起反应,所得到的体积应该是:V=224×(1+20/273)=240ml若1g含CaCO3的样品与足量HCL反应,得到120ml的CO2气体,则此样品中所含的CaCO3的含量

2、为120ml/240ml=50%。同样我们也可以分析得到白云岩的含量。2、速度原理由于岩样样品的化学成分不同(含Ca、Mg),与盐酸反应的速度则不相同。经过实际测定:CaCO3与HCL反应的速度远远高于与CaMg(CO3)2的反应速度。根据大量测试得出以下几种情况:(1)灰岩反应速度大于白云岩。(2)白云质中先是灰质部分进行反应且速度特快,随反应时间的延长,才是反应白云质的成分。(3)泥质白云岩反应较慢。(4)其他类型的白云岩反应时间更长。在通常情况下,0~3分钟反应的是钙质部分,3~10分钟反应的是白云质成分。

3、二、碳酸盐测定仪原理常用碳酸盐含量测定仪有两种,一种是法国地质服务公司生产的机械式测定仪;另一种为国产的电子压力传感式测定仪。二者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通过测量岩样和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压力,建立一条碳酸钙含量随压力变化的函数曲线,从而间接得出碳酸钙的含量。三、碳酸岩的称量仪器常用碳酸岩称量仪器有三种,1.天平式称量仪2.电子天平(只有一位小数)3.电子天平(四位小数)。最精确的称量仪器为四位小数的电子天平如下图所示(图1):图1电子天平最大称量:110g实际分度值:0.0001g四、碳酸盐含量分析操作流

4、程及误差操作流程:挑标准样1~2g→干燥→研磨成粉末状→称量1g→倒入反应池,注入18%的盐酸5mL反应→看曲线读值。常见操作造成的误差:1.岩屑未研磨彻底,尚有块状,反应不彻底,影响反应速度,进而影响读值,CaCO3读值偏小,CaMg(CO3)2读值偏大。2.中途摇动反应池,造成曲线成阶梯状上升,从而CaCO3读值偏小,CaMg(CO3)2读值偏大。3.盐酸注入过多,使气体所占空间减少,读值偏大。4.上次做完碳酸盐含量分析,气体未排尽,读值偏大。五、碳酸盐测定仪的标定和校验根据空瓶状态下的电压值来标定零度,用1

5、g纯C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的记录CO2的电压值来标定满刻度。用0.5gCaCO3与盐酸反应校验,如图2所示。图2校验图六、碳酸盐含量读值分析1、碳酸盐反应记录曲线分析基础实验证明: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速度大大高于白云石与盐酸的反应速度。综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岩屑与盐酸的反应主要表现如下:(l)灰岩反应速度大于白云岩;(2)白云质灰岩中首先出现的是灰岩的快速反应峰,随时间的延长,白云质成分才反应;(3)泥质白云岩反应速度较慢;其它类型白云岩,反应时间较长;(4)白云岩与热盐酸反应速度比与冷盐酸反应速度要快。常见岩性曲

6、线变化特征如图3所示:a)泥质石灰岩:0~10秒之内压力迅速上升,反应曲线转为平直部分记录的是CaCO3的含量,如曲线A所示。b)白云灰岩:0~10秒之内压力迅速上升,拐点处反应记录的是CaCO3的含量;然后曲线突然弯曲反应缓慢,平直部分记录含量和拐点的差值为CaMg(CO3)2的含量,如曲线B所示。图3c)泥质白云岩:反应逐渐开始,最后压力曲线稳定值为其含量,如曲线C所示。d)另一种白云岩:反应立即开始,但上升比较缓慢最后稳定值为其含量,如曲线D所示。2、用拐点法对碳酸盐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读值通常一分钟时的读数

7、被认为是碳酸钙的百分含量;用最大值减去一分钟的读值则视为白云岩的百分含量,这是目前塔里木录井公司大都采用的碳酸盐含量读取方法。用拐点的方法分析碳酸盐百分含量相对精度要高得多,虽然实现起来较复杂一些,只要注意盐酸的保存(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和仔细地研磨、挑选岩样,还是能够比较容易的找到曲线的拐点,从而准确地测定碳酸钙和白云岩的含量。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迅速,记录曲线特征为直线;白云岩与盐酸反应缓慢,记录曲线特征为缓慢上升呈弧形。所以,我们沿着起始的直线做一条切线,当记录曲线离开该切线处的这一点即为碳酸钙和碳酸镁钙的分

8、界点(拐点breakpoint)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记录纸上准确地分出二者的百分含量,这就是拐点法。如图4所示。碳酸钙碳酸镁钙图4拐点法分析原理图举例如下:泥质灰岩(图5):图5灰质含量大于50%,泥质含量大于25%,小于50%。如图5所示:(l)用“拐点”法读出的百分含量分别为:碳酸钙63%;碳酸镁钙5%。(2)在1分钟时读数45%;3分钟时读数60%;最大读数68%。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