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学在小学作文中的运用

愉快教学在小学作文中的运用

ID:24715076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愉快教学在小学作文中的运用_第1页
愉快教学在小学作文中的运用_第2页
愉快教学在小学作文中的运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愉快教学在小学作文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愉快教学在小学作文中的运用  【摘要】学生作文的这一系列运动过程是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它必将产生种种的心理活动。然而其中心理的需要尤其重要,指导小学生作文,无疑地应顺从他们愉快心理的需要,否则会产生许多心理障碍给写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下面就作文中的愉快教学谈谈个人点滴看法。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愉快教学运用  一、小学生"作文中的愉快教学"心理探索  "愉快作文"与尊重人格、完善人格的需要。它提倡在全班集体作文课教学活动中让大家获得"尊重需要"的心理满足,让他们在活动中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尽管说错了,也不要横加指责,让他们心情尝试成功的欢乐。

2、我设计了一些写人的题目,同学们有的写老师,有的写爸妈、爷爷、奶奶,有的写同桌,还有的写......孩子们在愉快的心境中自主地想象作文。"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要成功"的动机驱使他们自觉地、努力地争取写出有一定水平的文章,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作文水平提高了,视写作为乐事。其次,我又以"讲幽默"、"说笑话"、"写短文"的形式来拓宽学生作文的视野,引导学生识别追求人世间的真、善、美的准则,从而获取了情感满足和愉悦。除此之外,还引导学生寻求"社会美"、"自然美"并把两者融为一体,从而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受到了美的陶冶。  二、寓作文基本功训练于娱乐之中3  在

3、愉快作文教学中,我偶然请到了一位校外的小朋友在教室里走一走,拿一件明星玩偶或盆花之类的东西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几分钟后,让学生说说刚才都观察到什么,有什么特点,比一比,谁观察最仔细。谁想象的最具体又合理的训练,我是这样做的,当考试不及格时会悔恨平时不肯努力、贪玩,让学生说说当时的神情、姿态、动作。比一比,谁的想象最形象,最合乎情理,最令人无可置疑。对于作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我设计了"老师的眼睛"让同学们打比方,等他们充分发表自已的意见后,我又把话锋一转"日本鬼子的眼睛"最后让他们评一评,比一比,刚才哪些是打比方,哪些不是打比方,谁打的比方打得准,谁打的比

4、方打得多打得好。这样一来既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又在娱乐中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中差生作文能力,激发写作积极性  1.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中差生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而且各有所长,各有所好,体、音、美、劳素质往往比优生强些。根据这一特点,我把作文教学作如下设计:  (1)读幽默笑话作文。即借此让他们扩写成文,因为幽默笑话情节动人耐人寻味,"情动而辞发"老师的点拔,是想方设法使学生的"情"动起来。从中获取第一手形象材料,为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做准备。  (2)看图片说话作文。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出示小学生日常生活喜爱的卡通图片、

5、火柴盒、邮票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画面内容展开有关形象的回忆,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感知过的人、事物,写出有意义合乎逻辑的文章。3  (3)控制训练点,恰当确定每次作文的训练任务。  根据中差生实际和习作规律,对中差生的写作五定:定目的、定要求、定方法、定内容、定程序。习作过程中加以指导,习作突出的加分及时鼓励,写得不好的个别加以帮助,改后重新给予评分。孜孜不倦,诲人不倦,坚持正面引导,多鼓励少批评,既能消除厌学情绪,又能激励中下生的积极性。  2、围绕写作过程,诱导点拔。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善于诱导点拔,不但能使优生的创作才华得

6、到充分显露,而且能使中差生在创作中跨出自己成功的一步,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前我精心创设一些情境,事先围绕写作提出要求。如带孩子上山野炊,做游戏,设计一篇作文《记一次野炊活动》,学生就不咬笔杆了。加上老师诱导点拨,使学生写出情意融融,令人感动的文章了。  3、作文欣赏与点评。在每一次作文中挑选出几篇优秀的范文在班上朗读,被选中的同学觉得是一种特别荣幸,没有的同学觉得失落与羡慕。同时也选择其中相对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给予分析指正,也是对全班同学的提醒。在每次的作文中,学生是兴致勃勃的,没有唉声叹气,每次都看到他们在微笑中完成了比较高质量的作文,我

7、也在其中享受到以前没有过的快乐,这也就是愉快作文教学吧。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如果能采用愉快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写文,写文中玩,学生的习作心理压力将会得到减轻,习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将会得到激发,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将会得到更好地培养。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