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策略

构建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策略

ID:2471541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构建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策略_第1页
构建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策略_第2页
构建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策略_第3页
构建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构建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86-01  尽管新课改已经实施好几年,但许多农村中学的历史课堂依然陋习难改: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不浓;教师迷信教案,迷信权威,标准答案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对教学的评价,以分数论成败。要改变现状,去除陋习,建立高效的历史课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利用课堂资源,通过精心设计、精妙点拨、精彩生

2、成、精巧拓展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试谈构建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策略。  一、精心设计,以疑激趣  历史教学不仅为了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透过对人类过去的了解,生成自己的历史意识和对历史的解释,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掌握认识历史和认识社会的方法。历史教学首先要精心设计,以疑激趣,以疑激情。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为

3、此,我注重在教学中给学生精心设计值得探究思考的问题,要学生置身历史情景之中,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探求历史的渊源。4  如在教近代史的《侵略与反抗》时,我教学生拓展思考: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如果没有近代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将会是什么样子?当今中国又会是什么状况?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争相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活动中交流合作,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在相互碰撞下触发灿烂的思维火花。  二、精妙点拨,以趣导学  首先,教师应成为悬念大师,在给学生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不断指导悬念,发展

4、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讲《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课时,关于金字塔的建筑者是谁,众说纷纭。传统的观点认为,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无论对否,这一观点的提出有突破、有创新,教师应充分利用推理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去探索、去求知,学生就会主动查找资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展了创新思维。  其次,可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历史教具的直观性,引起学生的新奇,产生学习兴趣。如利用信息技术的形、声、光、文本等多种信息来表现知识的内容,让学生感悟历史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形成图文并茂、声情同步、动静结合,丰富多彩的

5、教学场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了他们急于学习的兴趣,唤起学习欲望。  再次,以音乐影视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巴黎公社"时,就可以先放《国际歌》给学生听,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三、精彩生成,以思求知4  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奇索引,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品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让他们敢想敢于怀疑,敢于发挥自己的独特见解。例如:在讲《戊戌变法》时,学生提出疑问:"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是光绪

6、帝能实行而不实行的吗?如果光绪帝、康有为等人刺杀慈禧太后成功了,变法结果会怎样?如果维新派变法成功了,那么中国是否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今天的中国又将是什么样子呢?"问题一经提出,全体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了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四、精确传授,以促发展  传统教学重视知识传授,却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待灌的"知识器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又要

7、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学生成长的各方面需求决定了现代教育必定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工程。在教学中有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如司马迁、班超、文成公主、左宗棠、邓世昌等,我们不是简单地介绍事迹,而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书籍,让学生整理相关的材料,在课堂或小组中介绍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畅谈英雄身上的优秀品质以及对当时社会的贡献、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世的启发等,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更能从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熏陶。  五、精巧拓展,一博促变4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

8、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成功的喜悦转化为创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将重大社会问题、历史报告会、辩论会等开放式教育引入课堂。如为了让学生能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就开展一堂"评价拿破仑"的讨论课,在我的鼓励下,学生发言踊跃。由于课堂气氛自由开放,师生之间思维相互启发,信息频繁交流,从而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思维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散。这种讨论无疑对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是一个极好的训练。  总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