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分析成因,正本清源,消除影响

追本溯源,分析成因,正本清源,消除影响

ID:24717006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追本溯源,分析成因,正本清源,消除影响_第1页
追本溯源,分析成因,正本清源,消除影响_第2页
追本溯源,分析成因,正本清源,消除影响_第3页
追本溯源,分析成因,正本清源,消除影响_第4页
追本溯源,分析成因,正本清源,消除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追本溯源,分析成因,正本清源,消除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追本溯源,分析成因,正本清源,消除影响文/陈振峰【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物理知识的学习造成消极的影响,让学生受困于原有知识,失去思维的创造性。通过分析思维定势的成因,借助认知冲突、模型实验和知识建构三种对策能够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关键词思维定势;初中物理;对策初中物理教学强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因此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以生活为基点完成知识点的教学。根据这个学科特点,学生的感性经验和原有认知对具体教学过程有着重大影响。由于初中生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不发达,考虑问题表面化

2、,看不到事物的的本质,因此常常受困于思维定势,干扰新的物理知识的学习。积极的思维定势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快速高效的效果,而消极的思维定势则会让学生受困于原有知识的限制,在理解上增加难度。因此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必须追本溯源从其产生原因入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正本清源消除消极影响。1.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形成原因1.1前概念的负迁移学生的前概念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都在不断的接受着大量的信息,从自然现象到前沿科技,他们几乎都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虽然不能完全理解那些专业术语,或做出精确的

3、解释,但都是从他们自己的经验背景出发推断出的合乎自身的逻辑。正是因为如此,这些理解和解释可能存在着缺陷和片面,由此形成的思维定势必然会对后续的学习造成消极的影响。1.2学科交叉干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大多都是采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数学上的公式关系未必适用于物理公式上,学生由于学科交叉干扰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错误的将两者适用条件相等同,则会在物理概念的理解上造成消极的影响。如密度公式中,学生往往会根据数学分子式模型得出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1.3题海战术的固化初中学生的辩证思维发展是逐步的,因此他们

4、最开始都是在不断的模仿和类比,解题时往往会思考曾经做过的题目,根据平时的经验机械的套用曾经成功过的模式去思考问题。题海战术会让学生的思维固化,对于相类似的问题由兴奋转变为机械,不假思索的得出答案,而结果必然在灵活的问题下得出错误的答案。2.消除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策略2.1创设认知冲突,破除负迁移在转化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中,引发认知冲突是转化的一个很好的策略。一个好的情境设置能够给学生提供认知的停靠点,帮助学生顺着情境内容去把握待学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探究欲,在思考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七年级下册《参照物》的教

5、学中,可以将后面的阅读材料《手为什么能抓住飞行中的子弹》作为情境引入,通过材料学生就能获取到信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跟物体的运动有关,学生脑海中有关运动的前概念就被唤醒,并且子弹速度非常快,如何能被飞行员抓住,这让学生迅速的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同时,情境中所带出的问题可以是一系列问题,便于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对学生暴露出的前概念进行逐步的修改和再构。例如七年级上册的《科学探究》,通过天花与牛痘的故事,学生已经初步了解科学家探究的主要方法是进行实验,但对探究整个过程还不够清楚,因此可以在“黑盒实验”中设置一系列问题:(1)同学们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6、(2)你为什么要这么做?(3)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4)我们得出最终的结论是什么?在一系列的思考和归纳中,学生对探究整个概念就有了系统的认识。2.2借助模型和实验,纠正思维路径借助模型方法来实施教学,首先能让学生迅速在大脑中找到新知识的附着点,其次能够突出问题的主干,弱化次要因素,帮助学生去除思维定势的错误发展方向,使内化过程由难到易,使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建构走上正确的道路。例如在初中化学元素概念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将元素与实际的物质相联系,得出“铁元素就是铁”的错误思维定势。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使用“分子模型”能够让学生清楚的看到不同

7、分子中某些原子是相同的,进而可以将这些相同的原子进行归类,这时再引入元素的概念就较容易接受且不易受前概念影响。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能够让与知识相关的因素明确化,并能在实验中展示相关的特征,结合因素和特征能让学生将思维定势中正确的部分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正确的科学知识。如在八年级上册的《水的浮力》中,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和密度有关,沉入水底的物体不受浮力等前概念。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以下实验:(1)用弹簧测力计分别将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要求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情况;(2)用弹簧测力计将铁块从水面上方缓慢的浸入水中,直至铁块沉

8、入水底,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3)用弹簧测力计将铁块分别浸没在水、酒精、饱和食盐水,观察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