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炮制方法不同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大黄炮制方法不同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ID:24719452

大小:67.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大黄炮制方法不同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_第1页
大黄炮制方法不同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_第2页
大黄炮制方法不同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_第3页
大黄炮制方法不同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黄炮制方法不同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黄炮制方法不同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赵建东(山东省莱州市中医医院中药房261400)【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388-02【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总结大黄炮制方法,分析炮制后的大黄对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不同的大黄炮制方法可以提高大黄临床应用效果。结论依据临床治疗目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方法炮制大黄,可以减少大黄的毒副作用,提高大黄的临床应用效果。【关键词】大黄炮制应用分析中药炮制是指根据中医药药性及临床应用目的,依据中药理论和药物配制的需要,将中药材

2、通过特定的炮制方法进行加工。中药炮制的方法多种多样,并且与药物临床应用效果有着密切关系[1]。中药大黄作为一种兵有泻火解毒、攻积导滞功能,主治湿热黄疽、跌打瘀肿、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滞不停闭、吐血及实热便秘等作用,被临床广泛应用。木文就大黄的炮制方法不同,对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概述生大黄(又名:生军)为常用中药之一,最早载于《祌农木草经》,分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北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的功能。主治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

3、停滞不停闭、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湿热黄疽,跌打瘀肿,疔疮,汤火伤等病症。由于中药生大黄气味重浊沉降,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攻积导滞,凉血解毒,作用峻烈,易伤脾胃,因次从古代到现代为减少大黄的毒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而总结出多种多样炮制大黄的方法。2炮制方法2.1古代大黄炮制的基础理论早在汉代就有《金匮玉函经》中“实者生用,虚者酒蒸”的经验。说明了大黄用酒炮制后临床效果不一,从而为后世因临床病症不同采用洒为辅料来炮制大黄,为改变药性提高药效提供了不冋炮制理论依据。到唐宋代除采用洒炮制之外,为提高炮制质量,从用酒炙大黄外又对大黄采

4、取煨制法,王好古円“须煨,寒则伤胃气”张元素円“疮出而大便不通者煨之”。至清代《医宗说约》和《本草述钩元》总结了前人经验结合新的炮制方法论述到:“治泻痢姜汁拌炒,治伤寒热结生用,治疮疡热结洒炒,血痢韭菜汁拌晒干”等记载为后世炮制大黄提供了科学依据[2】。2.2现代大黄炮制方法2.2.1酒大黄①炮制:取大黄片或块经黄洒拌匀(大黄lOOOg用黄洒100-300g),稍闷润,用文火微炒后置入容器待用;②药性:大黄经酒炒后,因受热及氧的存在等各种因素影响,成分奋所改变尤其所含的结合型蔥醌有所减少,故泻下作用减弱,并借洒提升之性引药上行,

5、以清上焦实热为主。③用途:临床选用大黄牡丹汤剂(大黄12g,牡丹9g,桃仁9g,瓜子25g,芒硝9g)方用于治疗0赤咽肿,泄热破淤,散结消肿。2.2.2蒸人黄①炮制:取黄酒润透的大黄(大黄lOOOg用黄酒300—500g)厚片或块,置蒸茏内密闭,以武火隔水蒸6—8小时,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褐色吋,取出晒至八成干,再蒸一次待干燥后大黄片面呈黑褐色;②药性:经蒸熟后大黄酸显著减少,泻下作用缓和,收敛力亦冇减弱,能减轻腹痛的副作用,增强活血祛瘀的功效;③用途:大黄经蒸炖炮制后变为熟大黄,其泻下药理作用缓和,减轻了致腹痛的毒副作用,起到温里

6、散寒,通便止痛:临床多选用大黄附子汤(大黄9g,蒸附子9g,细辛6g)。2.2.3大黄炭①炮制:取大黄片或块,置炒制容器内,先用文火加热,后渐至武火,炒至内焦黄外焦黑,取出晾凉研细。②药性:大黄炒炭后,其结合性人黄酸被破坏,部分鞣质也被破坏,耗损率约为40%,炮制的人黄炭冇吸附作用,故泻下作用极弱,而收敛和吸附作用相对增强;③用途:清热泻火,止血凉血之功效,用于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等症;如泻心汤(大黄10克、黄连、黄芩各5克)。2.2.4醋大黄①炮制:取大黄片或块(lOOOg),用米醋(300-400g)拌匀,炯润至透

7、,待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待用。②药性:醋炒大黄后,由于结合性大黄酸严重被破坏,增强收敛和吸附作用及消积化瘀之功,相反醋大黄泻下作用极微;③用途:醋大黄起到攻下寒积,温补脾阳之功效,如方剂常用温脾汤(大黄15g,当归9g,干姜9g,附子6g,人参6g,芒硝6g,甘草6g)。因此,由于大黄是中国特产药材之一,用药历史悠久,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其炮制方法也呈现多种多样。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依据疾病症状选用炮制方法,达到既削弱大黄的毒副作用,提高其合理药性治疗作用。这也是中医学采用大黄多种规格的饮

8、片入药,拓宽了用药范围,提高了药效的中医特点。3大黄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现代药物研究分析大黄含有化学成分极其复杂,主要含冇蔥醌类和鞣质。蒽醌类衍生物蒽醌类包括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和土大黄素等有效成分;鞣质类奋二苯乙烯苷类、色酮类、萘酚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