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ID:24728078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1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2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3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德育,顾名思义就是道德品质教育,是指教育者引导学生形成规范的社会人,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心理.如何寓德育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笔者认为,应重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利用教科书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已得到广大物理教师的足够重视,并通过各种途径予以实施,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不知不觉且又十分自然地接受德育渗透往往容易被人忽视,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到德育渗透能否在课堂中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在一节课中德育渗透的成败,本文就上述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有针对性地

2、解决一些学生思想认识的实际问题,推动学生在思想品德和其他心理素质上发展.一、真情实感,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动之以情"是提高物理德育教育之关键.  一、定向展示中学物理学科的德育目标,做到有向渗透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这些教育,在常规施教中应落实在三个方面。  1、德育渗透应结合“爱国”。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科学

3、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和巴斯德都说过此话。居里夫人说:4“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时,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她把自己发现的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取名“钋”,以纪念自己的祖国。我国是文明古国,几千年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且不说四大发明,张衡的浑天地动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祖冲之的圆周率,西安的兵马佣等科技文化珍品在世界光彩夺目,仅就新中国的诞生,象磁体一般,吸引着海外许多炎黄子孙归心似箭,希望全力报效社会主义祖国。他们排除种种干扰,历尽艰险,他们的爱国壮举

4、、思乡情怀催人泪下。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力排美国政府的阻挠,登上诺贝尔授奖台,用汉语作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二千多名来宾为之震动。这是1901年诺贝尔奖问世以来,500多名获奖者中第一次用中国人民的语言在这里演讲。他要在这科学圣地抒发中华民族子孙的自豪感。结合教材和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以及我国科技文化的辉煌成就,向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教育,无疑将震撼学生的心灵,优化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素质。  2、德育对向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渗透教育。介绍科学家发现定律和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求知、务实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

5、、敢于革新的品质。例如,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重要规律,在讲解欧姆定律时,首先向学生介绍德国的物理学家欧姆,得到这个结论是不容易的,经历了10多年的辛勤劳动,做了大量实验。同时,介绍学生课后阅读文章后的“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激励。焦耳在极困难条件下用30余年时间,除了400次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能量守恒定律,法拉第经历10多年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德育渗透应注意“挖掘”4素材在不放过课本中现成的德育内容的同时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可以通过很多以这些名人专家、伟人学者的事迹为楷模,引导学生自我解剖,解

6、中贝新,剖中有生,净化心灵,优化素质。  3、从事科学活动中的美学追求为主。在物理教学中揭示教材中科学美,介绍科学家,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科学美感既可以透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同时又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近代物理科学的元首锹拉克在解量子力学方程时发现“负能态”,他没有照习惯舍去,而坚信自然科学的对称美,大胆预言:存在正电子!后来果然被实验证实。  二、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增加德育艺术技巧  物理课文中内涵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通过发掘、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在思想、品德和其

7、他心理素质上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教学中我注意强调德育渗透的三个原则:有意原则、有序原则、有机原则。“有意”:即教材与德育目标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同步性,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行德育的目标控制。“有序”:即对教学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优化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使一个观点、一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有机”:即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找准某一知识或训练点为突破口。这样我们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育人的“工程师”4。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深入挖掘和教育契机的随时捕捉,是

8、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从局部看是细微的,但滴水成河,积沙成塔,一个标点、一句话、一道习题、一个实验,都能启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  三、德育渗透应注意“适度”  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是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应该结合教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